2013年儲存專家們也提出「減量」新思維,透過政策面與儲存技術運用,協助企業在妥善保護資料與安全之餘,也能顧及預算成本,而另一方面軟體定義儲存(Software-defined storage)、IT趨於無形、防禦性刪除技術(Defensible deletion)等新思維也都值得企業留意與觀察。
善用雲端儲存 實現低成本高可用性
企業資料量愈來愈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些日益成長的資料量將可能逐步佔有IT支出中的更大比重,儲存費用甚至可能排擠到其他IT預算。企業必須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儲存解決方案,以處理各種不斷增長的資料,這表示企業必須在降低儲存成本的同時,找到新方法來確保所有關鍵業務所需的資料都已妥善備份,並可隨時存取使用。
「根據Forrester的研究發現,企業可透過將資料保存在雲端而節約高達74%的成本。」Acronis策略資深副總裁兼行銷長Scott Crenshaw建議,2013年企業可以混合式雲端基礎架構無縫整合儲存設備及雲端環境,同時降低成本,並提高儲存在雲端的資料之可用性。
先定義資料價值 避免過度複製
|
▲HDS台灣分公司技術經理梁萬宇指出,要削減資料量爆炸,固然可以透過技術面做到資料減量,但對企業來說,真正要考慮的是這份資料對企業的價值該如何去評估。 |
為了達到資料更快回復、業務持續營運、營運分析、資料分享等需求,企業需要愈來愈多的副本來因應,然而這卻也是造成企業資料量不斷劇增的因素。事實上,根據IDC近期的研究顯示,有一半的儲存是從另外一半複製而來的,換句話說,當企業複製愈多的副本,所帶來的資料管理成本與負擔也是倍增。對此,HDS台灣分公司技術經理梁萬宇指出,目前已經有不少工具可以協助企業將資料減量,例如主動式歸檔就是透過自動化的方式將主要儲存中不活躍的資料歸檔到二級或三級儲存,從而減少主要儲存對空間與備份的需求。「然而,要削減資料量爆炸,固然可以透過技術面做到資料減量,但對企業來說,真正要考慮的是這份資料對企業的價值該如何去評估。」
他提到,目前企業對於資料價值,都只有大致上的界定,例如資料庫一定比較重要,但是重要的程度到那裡?「如果某單位說這個資料庫很重要,假如這個資料不見了,對企業營運的影響是什麼?要評估這件事情,最終才能定義出這份資料必須要花多少儲存成本去保護它,如此才能決定,如果是複製,該複製幾份,如果要做異地備援,如何實現?RTO與RPO如何去定義?但是這個部分也是企業最為缺乏的。」
梁萬宇認為,正因為過去資料保護的責任都歸究在IT身上,對IT而言為了做到滴水不漏,只好不斷地複製多份副本,來達到所有人的需求,「然而,資料的重要性不是使用者決定,也不是IT來決定,而是應該由大家共同決定這份資料重不重要,企業必須要有這個機制,定義完之後才能決定該花多少錢來保護這個資料。」他強調,資料減量還是必須從政策面下手,如果前端控制得宜,企業自然無須採用高階的儲存功能來進行減量的工作。
防禦性刪除技術 滿足法規需求
資料爆炸性增長,企業端面臨的挑戰除了來自於資料的保護、管理與備份之外,面對法規遵循的要求,企業同時還必須具備高效率的資料分類與搜尋能力。而防禦性刪除技術(Defensible Deletion),主要就用來提供給專門進行儲存管理的IT人員,能夠透過自動化政策的方式進行資料的分類與儲存。
賽門鐵克儲存及可用性管理部門產品行銷總監Dan Lamorena指出,防禦性刪除技術涉及的是Data Retention(資料保留)的概念,在面對法規要求時,企業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提供法官所需的資料,然而,企業內部的資料量愈來愈大,若是所有資料都要進行完整的歸檔保護,所需耗費的預算成本相當驚人。「這個時候,資料分類是一項較好的作法,企業可以先制定政策,分類出應該保護與歸檔的資料,而不需要儲存保留下來的資料就可以進行刪除。」
他解釋,防禦性刪除技術與階層式儲存雖然同樣都具有資料分類的概念,但兩者不同。階層式儲存並不會把資料刪除,而防禦性刪除技術則是在確定不需保留後加以刪除,反而可以協助企業達到資料減量的成效,同時在面臨訴訟案件時,企業仍然可以符合法規要求,快速提出合宜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