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儲存專家們也提出「減量」新思維,透過政策面與儲存技術運用,協助企業在妥善保護資料與安全之餘,也能顧及預算成本,而另一方面軟體定義儲存(Software-defined storage)、IT趨於無形、防禦性刪除技術(Defensible deletion)等新思維也都值得企業留意與觀察。
隨著資訊系統的普及發展,數據資料成為企業運作的重要命脈。為這些資料提供妥善的安全防範與保護機制,早已是維繫企業持續營運的必要措施。然而,隨著商業營運、行動裝置、APPs、雲端服務以及社交媒體等新型態的服務與應用日漸興起,企業在資料儲存領域中須面對的挑戰也更為複雜。
回顧2012年,資料量暴增、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蔚為風潮以及巨量資料分析的應用程式與技術發展等,都促使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心力來解決資料儲存與管理上的挑戰。可預見的是,未來恐怕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有效解決日益複雜的管理需求。
面對PB級儲存容量很可能成為常態的新資訊環境,以及來自企業內部成本掌控的壓力,2013年儲存專家們也提出「減量」新思維,透過政策面與儲存技術雙管齊下,協助企業在妥善保護資料與安全之餘,也能顧及預算成本。而另一方面,創新的概念也將持續發展,包括軟體定義儲存(Software-defined Storage)、IT趨於無形、防禦性刪除技術(Defensible Deletion)等紛紛被提出,這些都值得企業留意與觀察。
精確成本掌控 採購模式漸改變
為了因應巨量資料所帶來的壓力以及對資料保存的需求,迫使企業必須選擇更高階的儲存設備功能與更龐大的可儲存容量。而這連帶也使得企業投資成本大增,約莫五年前,企業投資在硬體設備的成本(CAPEX)還不到總體成本的兩成,但時至今日,硬體設備成本的投入幾乎高達總體成本的五成之多。面對這樣的發展,企業必須致力於營運成本(OPEX)的降低,同時還必須減少不必要的儲存容量,以降低資金成本支出,因而也順勢發展出一種採購新模式。
過去企業習慣超額配置(Over-provisioning),往往為了要增加儲存效能、預先採購、或資料複製等原因,購買(或配置)比當下實際需求更多的儲存空間。預留空間的結果,就是必須在還用不到這些儲存空間之前就先行支付成本、預先採購。但隨著新型態的技術,例如儲存虛擬化、動態分層以及動態部署等技術出現,新的儲存空間將可以在不受中斷的狀態下,動態地被增加或改變,因此,企業無須再提前購買與部署空間,再加上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這類雲端服務、設施外包以及託管服務的綜合運用,未來企業將可以動態地消費,階段性地降低總體成本,甚至將硬體設備成本轉換到營運費用上。
軟體定義儲存 標準設備相容互通
在IT基礎架構之中,過去習慣以硬體打造的實體世界,在受到虛擬化以及雲端概念影響下,逐漸打破對實體環境的依賴。VMware喊出的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願景,伺服器虛擬化只是第一步,而後的運算、儲存與網路,都可能由軟體來實現虛擬化與自動化管理。而不少讀者也會發現,2012年被稱為是新一代網路架構的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正廣泛受到討論。
|
▲賽門鐵克儲存及可用性管理部門產品行銷總監Dan Lamorena認為,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將在2013年取代雲端運算成為新的熱門名詞。 |
賽門鐵克儲存及可用性管理部門產品行銷總監Dan Lamorena認為,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將在2013年取代雲端運算成為新的熱門名詞。而這其中,軟體定義儲存(Software-defined storage)的議題也會浮現,並且對雲端、設備、固態硬碟及快閃記憶體儲存的實現方式產生重要影響。他提到,企業現今所採用的儲存設備,多半還是選擇具備原廠特有專屬設計的居多,這些儲存設備帶來先進的功能,但同時也較為昂貴。而軟體定義儲存的目的,則是協助企業可以採用一般共通標準的儲存硬體或設備,以軟體的方式提供智慧型的管理,將所有的硬體集結在一起,同時降低投入設備成本。
一旦軟體定義儲存實現,面對資料不斷成長的環境,企業無須再採購昂貴的專屬儲存設備,只要透過軟體與標準的儲存設備,就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資料。但是,Dan Lamorena也提醒,並不是所有型態的資料都適用軟體定義儲存環境。「主要還是在效能以及可靠度的考量,」他指出,雖然儲存軟體已經可以涵蓋到資料保護,例如鏡射等資料保護的機制,但是效能的呈現還是要仰賴設備本身,高階的儲存設備也意謂著效能較快。第二個則是可靠度(reliability)的因素,企業當然可以透過軟體將資料存放在任何相容的儲存裝置中,但對於一些重要且特別重視可靠度的資料,透過高階的儲存設備,再配合軟體統一管控會是較好的方式。
「某個程度上,軟體定義儲存也存有資料分類的觀念,針對重要的資料,企業仍可以購買比較高階的儲存設備來存放,以銀行為例,信用卡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信用卡交易放在昂貴的儲存設備,效能表現也會較為快速。另外,像是醫療產業也是如此,要看產業的應用服務特性來決定。而一些比較不重要的資料,可以透過軟體的方式把它歸位在比較便宜的儲存設備中,把資料分類後各自放在合適的地方,進行妥善的管理。」他說。
視為提供一種服務 IT角色趨於無形
虛擬化已全面實際作為生產力應用,而且無所不在。根據Acronis
策略資深副總裁兼行銷長Scott Crenshaw的觀察,基於使用者希望得到無縫銜接的使用體驗,虛擬化已經走入必須確保資料存在並且隨時隨地可存取並供使用的環境,換句話說,就是讓使用者運用IT於無形的境地。
他解釋,虛擬化架構背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為IT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另一方面,使用者卻認為IT世界變得越來越簡單,認為所接觸到的雲端服務就是IT服務的全部,對技術層面往往視而不見。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IT組織必須結合不同的虛擬化類型,包括伺服器、儲存與網路等等,將IT作為一種服務來提供。「這也是為什麼Acronis會認為2013年絕對是虛擬化亦等同於IT趨於無形的一年。這一切都與終端存取及確保無縫銜接的使用者體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