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對AI應用需求快速成長,實用且能落地的AI解決方案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關鍵,而地端部署更能確保語音資料不外流。如此一來,企業便能放心地將會議室的語音紀錄,甚至是更機密的資料透過聽寫的方式轉化成數位資料,並且進行更多的數位分析與應用。
近幾年,在生成式AI技術快速發展之下,透過AI技術將語音內容轉換成文字的解決方案開始遍地開花,近期台灣大哥大也攜手群聯電子共同研發AI語音紀錄平台「AI聽寫大哥」,結合台灣大哥大自研語音技術與群聯aiDAPTIV+平台,支援中文、英文、台語以及客語等多語言混用的情境,以滿足台灣企業在地應用的需求。
不只如此,即時轉寫的語音內容也能自動產出會議摘要,並且根據不同場景生成多種摘要格式範本,包含社群貼文、新聞稿或是課程筆記都可以一鍵建立;此外,企業也可以依據自身的需求而打造專屬語音辨識模型,快速建立專屬詞庫,提升特殊用語辨識率。
「AI聽寫大哥」可根據不同場景生成多種摘要格式範本,包含社群貼文、新聞稿或是課程筆記都可以一鍵建立。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指出,隨著企業對AI應用需求快速成長,實用且能落地的AI解決方案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關鍵。目前確實有許多雲端的方案都可以將語音轉成文字,然而許多企業的會議內容極有可能包含著商業機密,如果運用雲端AI方案難免會有安全的疑慮,「群聯電子aiDAPTIV+技術不只能讓企業節省90%的邊緣AI模型的微調訓練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地端部署更能確保語音資料不外流。如此一來,企業便能放心地將會議室的語音紀錄,甚至是更機密的資料透過聽寫的方式轉化成數位資料,並且進行更多的數位分析與應用。」
而為了回應企業對資訊安全高度要求,AI聽寫大哥也設計多重安全防護機制,除了地端部署,確保資料不離開企業內部環境外,所有音檔都進行加密保存與TLS加密傳輸,保障資料於儲存與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而且語音也會匿名化處理,在模型訓練前去除人名等敏感資訊,將資料去識別化,同時提供多重資安檢測,搭配開源程式碼掃描、滲透測試與OWASP檢測等技術,打造兼顧可控性與韌性的應用環境。
林之晨提到,AI聽寫大哥可應用在許多場景,以製造業為例,過往產線的QA工程師通常在維修後要把維修的過程紀錄下來,然後這些紀錄才能回到產線,解決源於生產時的問題。但很多QA工程師經常會忙於維修,往往會忽略把過程紀錄下來,這時就可以運用AI聽寫大哥來加以補足,QA工程師可以一邊維修時,一邊以口述的方式把維修的歷程透過AI聽寫大哥進行記錄。其他像是客服、金融、醫療等場域,或是董事會的會議紀錄也都是很適合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