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Storage Space功能 視窗伺服器變身儲存設備

本文將採用實作的解說方式讓讀者了解到,透過「儲存空間」運作機制,不但可以節省更多的IT預算,還能夠讓JBOD機箱輕鬆變成專業級的儲存設備,並擁有媲美專業級儲存設備的彈性及效能。

在確認選取項目頁面內,再次檢視剛才存放集區的設定,以及指定的硬碟和配置模式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按下〔建立〕按鈕即可。當存放集區建立完畢,回到伺服器管理員視窗後,可以發現「存放集區」設定區塊內新增了剛才所建立的存放集區SimplePool,同時在右下方的實體磁碟區域內,剛才的50GB、100GB硬碟已經「消失」,如圖11所示。


▲圖11 SimplePool存放集區建立完成。

以同樣的存放集區建立方式,為兩顆200GB硬碟建立名稱為「2MirrorPool」的存放集區,以及五顆300GB硬碟建立名稱為「3MirrorPool」的存放集區。當三個存放集區都建立好了之後,可以發現Primordial原始集區消失不見了,如圖12所示,這是因為已經沒有可用硬碟。


▲圖12 三個存放集區都建立完畢。

步驟2:建立虛擬磁碟

順利建立好存放集區後,接著進行第二個步驟,也就是建立「虛擬磁碟(Virtual Disk)」的動作。到伺服器管理員視窗,在虛擬磁碟設定區塊內點選「工作 > 新增虛擬磁碟」項目,準備在剛才建立的存放集區中建立虛擬磁碟,如圖13所示。


▲圖13 準備新增虛擬磁碟。

彈出新增虛擬磁碟精靈視窗,直接按下〔下一步〕按鈕繼續。在選取儲存集區頁面內,先選擇要在哪個存放集區中建立虛擬磁碟,這裡先在SimplePool存放集區中建立,點選之後按下〔下一步〕按鈕,如圖14所示。


▲圖14 點選想要建立虛擬磁碟的存放集區。

接著,在指定虛擬磁碟名稱頁面中填入虛擬磁碟的名稱,此實作為「SimpleDisk」。此外,因為目前的實作環境內並沒有固態硬碟,因此無法勾選「在此虛擬磁碟上建立儲存層」選項,也就是無法啟用「儲存分層(Multi-Tiered Storage Spaces)」機制,如圖15所示。


▲圖15 指定虛擬磁碟名稱。

進入選取儲存配置頁面後,選擇要賦予虛擬磁碟怎樣的容錯等級,一共有「簡單(Simple)、鏡像(Mirror)、同位元檢查(Parity)」三種類型,在此實作中請為SimpleDisk選擇採用Simple容錯模式(圖16),下列將針對這三種類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6 為SimpleDisk選擇採用Simple容錯模式。

·簡單(Simple):至少需要「1顆」實體硬碟,類似於RAID-0的運作概念。優點是會將資料等量地分散在不同的實體硬碟內,因此資料的讀取及寫入效能優於其他兩種類型,所以適合存放應用程式高效能暫存區,或者容易重新建立及不需要復原的應用程式資料。但主要的缺點是無法提供容錯保護機制,一旦其中1顆實體硬碟損壞,那麼整個存放集區便會損毀。

·鏡像(Mirror):類似於RAID-1的運作概念,但又細分為「雙向鏡像(2-Way Mirror)」及「三向鏡像(3-Way Mirror)」兩種類型,當採用雙向鏡像時至少需要「2顆」實體硬碟,而採用三向鏡像時至少需要「5顆」實體硬碟。優點是具有資料可靠性,在每次進行資料寫入作業時,透過鏡像機制將資料複寫出第二份或第三份複本,其中雙向鏡像可允許實體硬碟損壞1顆,而三向鏡像則允許實體硬碟損壞2顆仍能正常運作。此容錯模式用於大多數的部署方案,例如適合用於一般用途的檔案共用,或是儲存虛擬硬碟(VHD/VHDX)的程式庫。此外,透過「DRT(Dirty Region Tracking)」機制,可以預防非計畫性停機事件發生時,有效維持資料的一致性。其缺點是因為要複寫多份複本,因此會降低整體的可用儲存空間,但與同位元檢查模式相比,除了較多的可用空間外,更擁有「較低的存取延遲(Lower Access Latency)」。

·同位元檢查(Parity):至少需要「3顆」實體硬碟,類似於RAID-5的運作概念。優點是具有資料可靠性,在資料寫入過程中會自動將資料和同位元資訊分散在不同顆實體硬碟內,因此可允許實體硬碟損壞1顆仍能正常運作。一般來說,會將此容錯模式部署於需要高度「循序寫入(Sequential Write)」的工作負載。舉例來說,封存(Archive)日誌檔、備份(Backup)等等作業就很適合。同時,透過「日誌記錄(Journaling)」機制,能夠預防非計畫性停機事件發生時,有效維持資料的一致性。而缺點是需要同位元檢查機制保持資料可用性,因此會降低整體的可用儲存空間。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