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artner預測,到了2027年將有超過50%的GenAI模型為垂直領域專用型,以滿足特定領域的產業需求,提供更準確與可信任、更輕量化、專為企業客製、以地端或邊緣端部署為主要考量的模型。其中,非結構化數據將扮演著關鍵要角。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相較於目前以通用大型語言模型(LLM)為主流、領域專用型的比重僅占約1%情況下,到了2027年將有超過50%的GenAI模型為垂直領域專用型,以滿足特定領域的產業需求。其中,非結構化數據將扮演著關鍵要角,優勢包括(一)提升數據效能:透過系統化的發現和萃取,企業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大量隱藏的非結構化數據;(二)提高數據品質與安全性:透過清洗和分類,保證非結構化數據的品質,同時確保隱私與正確性;(三)保障數據合規與透明度:追蹤數據來源和使用情境,確保數據管理過程的透明和合規;(四)支援GenAI:完整和優質的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為GenAI的模型訓練提供可靠的資料基礎。
善用大量非結構化資料打造企業專屬大腦
根據統計,一般企業平均擁有的所有數據中,非結構化數據約占80~90%,這些數據也為企業創建及部署專屬的AI模型提供了重要契機。企業已意識到可以將專有數據貨幣化,以打造聚焦垂直應用的AI模型。這些專有模型具有成本較低、正確性更高和易於部署等優勢。非結構化數據占當今LLM訓練數據的大部分比重。為有效利用這些數據,企業可以從非結構化數據中釋放隱藏的價值,並整合非結構化數據與結構化數據,強化決策過程,並創造更個性化的服務和產品。
企業如果想讓LLM快速串接外部的最新資訊,可以使用Function Calling(函式呼叫)來獲取最即時的資料,也可以透過檢索增強生成(RAG)讓LLM無須重新訓練即可存取特定或最新資訊;串接API則允許安全、即時的數據檢索;以企業自有資料進行模型微調(Fine-tune)則對特定型任務有所幫助;而有效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則有立竿見影之效。一般而言,適當的結合或以混搭方式的組合技能夠產生最好的結果。在部署時,也必須要考慮數據隱私、安全性、可擴展性、時間延遲、數據時效性等,有效地將私有數據與LLM進行整合。
AI Agents解決複雜問題、賦予非結構化數據新價值
企業在坐擁大量的非結構化資料下,若缺乏適當的自動化工具處理,恐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可以看到愈來愈多的大廠或新創推出相關工具,例如Google Vertex AI Agent Builder或Fetch.AI Agentverse等。觀察AI Agents正朝向更加靈活、互動和協作方向發展,進而解決各種複雜問題。新型介面和工具正在簡化AI代理人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讓非技術人員也能快速建立與部署。同時,透過整合自有和第三方模型,也能進一步處理及運用企業中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為企業和個人用戶帶來更大價值。
AI應用模式的最終目標是讓AI從工具變成工作代理,也就是能夠自主完成任務的Agents模式。目前,AI Agent仍屬早期發展階段,記憶與規劃能力是產品能否完善發展的關鍵。此外,引入自我檢測和錯誤修正機制,讓AI Agent能夠自動改進其決策過程,也是邁向自主化的重要一環。惟在「AI in the loop」的自動化過程中,針對企業的非結構化數據,「Human in the loop」的參與至關重要,除了得以確保數據品質、合規性和道德使用外,更擁有AI無法取代的細膩決策能力以及最終責任歸屬。
開源模型表現強勢,帶動多模態與領域專用模型興起
在開源社群的助力與演算法優化迭代下,最新的Llama3、Mixtral 8x7B、Yi-34B等開源模型性能快速提升。透過RLHF/RLAI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AI Feedback)等技術,開源模型正努力提升其精確度和實用性,逐漸逼近甚至超越部分閉源模型,縮小了與大廠之間的差距。其次,多模態能力的增強使得開源模型不僅能處理文本,還能像GPT-4和Gemini那樣處理圖像和語音等多種數據類型,進一步推動開源模型在各種應用場景的表現。
例如,Salesforce最新發表的APIGen研究顯示,優化資料集可以顯著提升AI在函式呼叫(Function Calling)任務上的訓練效果。該公司的xLAM模型經過APIGen訓練後,在基準測試中超越了許多更大型的模型,其中7B參數版本在46個模型中排名第六,而1B參數的Tiny Giant版本更勝過Claude Haiku和GPT-3.5等知名模型。此舉也進一步挑戰了超大型LLM的趨勢,顯示透過智慧化、少即是多的企業數據治理與庋用可以提高小而美模型的效率與能力,並且賦予未來無所不在的AI終端(On-device AI)更即時、更聰明、更加個人化的能力。
數據驅動商業模式可望發揮LLM專用模型最大價值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級LLM的應用前景備受期待。更多的生成式AI模型將專注於垂直領域,以滿足特定產業需求。首先,開源模型性能迅速提升,逼近閉源模型水平,同時多模態能力的增強擴大了應用場景。其次,企業開始重視非結構化數據的價值,這些大量的數據成為打造專屬AI模型的重要資源,增強了模型在深度學習的能力,使企業能夠利用其獨特數據獲取競爭優勢,也推動了地端解決方案的需求,以安全地維護數據隱私和模型監管控制。透過Function Calling、RAG、API串接等技術,企業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和利用這些數據。最後,AI Agents的發展簡化了處理複雜問題和非結構化數據轉換等流程,新型介面和工具的出現也降低了部署門檻,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和價值創造機會。
<本文作者:朱南勳現任資策會MIC主任,專業於軟體與通訊產業研究,長期關注前瞻軟體應用與通訊技術發展趨勢。曾於緯創資通公司擔任產品經理、趨勢科技公司擔任市場競爭力研究員,負責新產品認證開發與國際電腦大廠專案,並曾任經濟部技術處5G辦公室副主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長期觀測高科技產業市場情報與發展趨勢,是臺灣資通訊產業與政府倚重的專業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