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 ADSP Gen AI AI Gateway BIG-IP NGINX One XC

ADC 3.0時代混合多雲治理 F5三大引擎造就ADSP平台

還在用負載平衡設備? ADC都走到第三代了

2025-07-22
生成式AI(Gen AI)與混合雲部署正逐漸重構企業應用的交付型態與資安架構。根據F5最新發布的《2025應用策略現況報告》,全球已有96%的企業著手部署AI模型,且半數以上正透過AI Gateway將應用與AI工具串接,意圖優化效能、強化防護與簡化營運決策流程。

但這波轉型浪潮也讓企業面臨更高的營運複雜度與安全挑戰,尤其在多雲與AI應用並存的架構中,傳統以硬體為核心的應用交付控制器(ADC)已難以負荷策略治理與快速調整的任務,產業迫切需要一種可跨雲、跨平台、跨安全層的統一治理機制。

對此,F5提出了應用交付安全平台(ADSP)發展藍圖,這項架構不只是技術整合,更是F5為因應ADC 3.0時代所重新定義的完整平台。F5台灣區資深技術總監陳廣融指出,ADSP基於F5旗下的三大核心系統:BIG-IP、NGINX、Distributed Cloud Services(簡稱XC),串接應用交付與安全控制的完整流程,讓企業能在多雲、地端與邊緣環境中持續維運應用,並於同一轉發層中執行防護措施,實現策略一致、部署彈性與智慧治理兼具的基礎架構。

多雲架構驅動ADC演進到第三代

過去ADC的1.0時代主要聚焦在地端的硬體設備,以負載平衡技術為主,例如TCP/IP負載分散,以實現高可用性和彈性。陳廣融說明,到了ADC 2.0時代,則開始出現公有雲負載平衡(如AWS的ELB),但仍然受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環境的限制,缺乏跨雲的彈性部署能力,且經常因為採購與設定組態的不同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難。而ADC 3.0則是一個全新的視野,能夠同時支援地端、雲端與邊緣環境,透過一致的策略與管理平台,提供更為靈活的應用交付與資安防護能力。

ADSP平台之下的三大主力產品各自具備不同的技術特性。BIG-IP長期以來是企業級資料中心中穩定且效能強大的解決方案,其核心功能如負載平衡、SSL卸載、防火牆以及應用層安全等,現已轉換為容器架構的「BIG-IP Next」,透過容器化提供更高的敏捷性與可擴展性。

F5台灣區資深技術總監陳廣融表示,應用交付安全平台(ADSP)結合生成式AI的能力,目標是打造一個能將人類語意指令,自動轉換為跨平台安全政策的可程式化框架,以AI驅動、自我調適的智慧化應用交付。

NGINX則以其輕量、彈性且具開源特質,深受現代化應用開發者青睞,透過開放且易於集成的API,現已整合更多安全功能,包括WAF、API安全治理、以及新推出的AI輔助工具(NGINX One),進一步提升自動化與智慧化管理能力。XC則因為沒有歷史包袱,可以快速彈性部署於多雲環境,利用邊緣運算技術提供更接近用戶端的低延遲服務,成為跨雲應用交付與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

ADSP平台架構的核心策略在於將原有三種轉發平台(BIG-IP硬體與虛擬機、NGINX軟體與容器、XC SaaS平台)共用一套策略層,達成治理一致與可程式化操作。XC作為控管中樞,承載策略下發(Policy Enforcement)、流量觀測(Observability)與行為判斷,並延伸到API發現、資安告警分析與AI Gateway部署等功能,使企業能於任一場域進行應用交付與防護,而無需為各平台重複設計設定與維運流程。

至於部署形態,ADSP平台不僅支援傳統資料中心的硬體設備與虛擬化環境,亦能部署於Kubernetes容器叢集、裸機系統,甚至可作為SaaS服務進行即時部署。其彈性架構可因應不同產業需求,例如金融業需同時維持高頻交易效能與嚴格法遵政策,製造業則傾向部署在內部工控網路以降低外部依賴,而新創公司則可直接採用XC服務,在幾分鐘內建置起具備安全性與可觀測性的應用交付平台。

AI Gateway應對LLM新興威脅

除了橫跨平台的統一策略,F5也積極面對AI所帶來的新型資安風險。以OWASP近期發布的LLM Top 10風險為例,企業面臨的不再只是應用程式程式碼弱點,而是模型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資料洩漏(Sensitive Data Leakage)與模型下毒(Model Poisoning)等高階攻擊手法。對此,F5透過AI Gateway進行語意層次的防護,並以模型路由(Model Routing)概念強化控制能力,將語言模型依場景需求進行智能選擇與流量治理。

陳廣融強調,AI Gateway與API Gateway雖然皆以Layer 7(應用層)為治理對象,但AI Gateway更進一步跨入Layer 8,處理語言模型內部的邏輯與指令風險。例如模型選擇是否與商業條件相符、資料輸出是否符合企業敏感資訊控管標準,這些皆需仰賴智慧化分析與即時策略調整。「而這正是F5以AI Agent驅動XC的真正價值所在。」

除了AI場景的快速滲透,多雲部署也是F5策略重心之一。根據F5最新的《2025應用策略現況報告》統計,有高達94%的企業已採用混合部署架構,並在本地、雲端與邊緣交錯運行應用,79%更在過去一年將部分工作負載從雲端遷回地端,以因應成本、安全與合規壓力。F5對此提出解方,以「同一策略、多樣部署」為設計準則,無論應用執行於容器、虛擬機或SaaS環境,皆可透過ADSP進行治理整合。

其中,BIG-IP Next為F5在ADSP平台現代化方面的重要代表。其核心已改為容器架構,更易整合至Kubernetes與DevOps流程,同時仍維持對既有功能與指令集(如iRule)的相容性。此外,陳廣融透露,F5亦投入WebAssembly研發,預期將成為如同iRule的交付邏輯引擎,結合自動化與生成式AI能力,實現語意指令的政策轉換。在這波以AI為驅動的產業演進中,F5以ADSP為主軸,不僅保有對基礎結構的深度掌控,也逐步打造可程式化、自動化、智慧化的治理框架,成為未來應用交付領域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力量。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