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per正式跨入企業交換器市場

1900-01-01
在許多用戶眼中,網路設備大廠Juniper Networks(瞻博網路)推出交換器設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以致於市場幾乎忘了他們尚未推出交換器產品,直到近期Juniper開始大力宣傳自行開發的EX系列乙太網路交換器,強調能為企業用戶帶來高效能的網路基礎設施。

事實上,Juniper在2007年的J系列就曾經推出支援分支據點的交換器功能PIM(Physical Interface Module)模組,內建8個或16個乙太網路埠,並且支援1Gbps的傳輸速率,另外還提供光纖模組與支援SX、LX、T SFP LC等規格的光纖收發器。

順應網路世界潮流,此次推出EX系列正式迎戰交換器市場,可說是Juniper鞏固網路大廠地位的必須手段。隨著網路架構往光纖或更高等級的傳輸速率邁進,未來網路上對於路由器的需求量將不斷減少,Juniper跨入企業等級交換器市場勢在必行,況且在企業對於內部安全管控需求不斷攀升的趨勢之下,交換器產品不僅順利補足產品線缺口,對於Juniper所提供的資訊安全協防系統更能帶來強大的能量。

Juniper台灣區總經理林蒲英表示,若在交換器這塊市場缺席,會是Juniper很大的遺憾,畢竟在企業網路基礎架構上的基本設備還是交換器為主,來年交換器市場將會達到170億美元的規模,以這樣的規模來看,Juniper去年營業規模也只不過28億美元,雖然這塊領域相對成熟,競爭性也高,不過Juniper除了價格之外,節能和虛擬化的功能將是主要訴求的重點。

EX系列各有特色

Juniper的產品一直以來有一項特色,也能說是競爭優勢,那就是無論是哪個系列的產品,用同一套作業系統JUNOS即可統一管理,這次的EX3200、4200和8200也不例外。

根據Juniper表示,企業的IT部門往往面臨一股壓力,必須面臨滿足嚴苛、多變但卻要促進創新的應用程式和服務的要求,企業的資訊長也被迫必須做到橫跨客戶價值鏈,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存取策略性資產和營運流程,並且投資先進的應用程式和服務,讓企業擁有能吸引和拓展關係的敏捷能力,此外改進安全措施以保護網路上共享的資產,並且改善營運效率,以取得最高的生產力與獲利能力。企業一直藉由現有的傳統網路基礎設施,努力達到這些需求,但是這些傳統基礎設施的效能受限、調適的速度緩慢、管理成本高昂又複雜。Juniper表示,EX系列足以改善上述問題。

過去,企業交換基礎設施常淹沒在多種不相容的的作業系統中,IT人員一旦啟用新功能,常出現難以預期的效能變化。Juniper強調,在使用模組化的JUNOS軟體下,EX系列交換器透過單一作業系統便足以提供一致的功能組、一致的實施方案和通用的組態與管理工具,讓網路管理人員放心啟用新功能而不會連累網路效能和穩定性,進而減少人員訓練、維護和管理成本,降低總持有成本(TCO)。

EX 3200:固定式組態平台

EX 3200交換器為固定式組態的乙太網路平台,適合低密度的區域性和企業辦公室環境使用。安裝於配線櫃以提供網路存取服務的24埠和48埠EX 3200交換器,提供了即插即用的10/100/1000 BASE-T連線功能,還提供乙太網路供電(Power over Ethernet,PoE)功能,以支援整合式網路環境中具IP功能的裝置如電話、保全監視器和無線區域網路(WLAN)基地台。

EX 4200:虛擬機箱技術

具備虛擬機箱(Virtual-Chassis)技術的EX 4200兼具模組化系統的可靠性、擴充性和易管理性,以及可堆疊式平台的經濟效益和彈性,與EX3200同樣提供24埠與48埠10/100/1000 BASE-T組態,配有完整或部份PoE功能,以及可選配的GbE和10GbE上鏈模組,再加上一個支援100/1000 BASE-X的24埠光纖交換器。利用虛擬機箱技術,在128 Gbps的背板上最多可互連10台EX 4200交換器,因此一個虛擬交換器就能支援480個10/100/1000 BASE-T埠,及40個GbE或20個10GbE上鏈埠。

EX 8200:Terabit等級的機箱組態

模組化EX 8200 Terabit乙太網路交換器支援高密度10GbE企業核心和匯集(aggregation)環境的部署。Juniper將推出兩種EX 8200交換器,一款為8插槽、1.6 Terabit機箱式產品,另一款為16插槽、3.2 Terabit機箱式產品。EX 8200具備企業級路由表和深度的硬體式封包緩衝區,在其交換器系列產品中,提供業界最高全線速(wire-speed)的10GbE埠密度—8插槽機箱有64埠,16插槽機箱有128埠。兩部配備完整的16插槽EX 8200交換器,可安裝於一個42-unit的機架上,使每個機架可提供256個全線速10GbE埠。

Juniper香港/台灣技術總監游源濱表示,相較於傳統實體交換器,Virtual-Chassis可作為路由引擎備援架構,一旦主路由因A交換器故障,可在短時間內轉換至B交換器繼續運作,同時內部的電源和冷卻系統也多了備援保護,提升虛擬交換器的保障。

其實Cisco在Catalyst 6500系列交換器上面也有類似功能,以虛擬化技術連結多台交換器,在邏輯上組成單一虛擬交換器,讓兩台實體交換器共用一個IP,簡化為單一虛擬管理點及連接迴路。

但游源濱認為,Virtual-Chassis利用背板提供的鏈結比堆疊擴充方式來得更好,因採用光纖連結最遠可達數十公里,因此適合兩端點較遠的網路架構使用,同時可以虛擬交換器簡化統一管理多台實體交換器上的多個連接埠,比起一般堆疊管理上的複雜切換管理方式則更為簡單便利。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