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誕生至今已接近8,000日,從最早期的簡單網路連接,電郵往來,到現在正邁向的「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網際網路每個發展階段都一直改變人類社會對「連結」(connection) 的觀念與行為模式。
邁向人手多機、隨時上網的時代,大家很容易把便利上網的成果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可能沒有想過促成隨時可上網連線背後的所有創新。想想過去20多年的改變,就會赫然發現,光是網際網路的誕生及事物連結上網,就讓每個人的生活與各個層面產生前所未有的改變。
讓人吃驚的是,這還只是剛起步,因為到目前為止,雖然已經有超過100億事物連上網路,但全球仍有逾99%的物件仍未連網。正如美國創投公司KPCB合夥人、人稱「網路女王」的Mary Meeker於一場「網際網路趨勢」演說時所說,未來網路科技的變化幅度非常驚人,現在只算得上是棒球的春訓階段(即真正的比賽還未降臨)。
網際網路誕生至今已接近8,000日,從最早期的簡單網路連接、電郵往來,到現在正邁向的「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網際網路每個發展階段都一直改變人類社會對「連結」(connection) 的觀念與行為模式。一言以蔽之,「萬物互聯」指的是透過智能網路,將人(people)、流程(process)、資料(data)以及物件(thing)聯繫起來,在每個經濟環節都能夠發酵。
「萬物互聯」讓所有連結更具關連性而且更有價值。然而真正創造出價值的並不是上網的行動,甚至也不是連結的數量,而是實現上網互連所產生的結果。估計在未來10年裡,若將前所未連的事件互聯的話,預計「萬物互聯」將可在全球創造出可觀的潛在價值(Value at Stake)。
這指的是企業透過「萬物互聯」所創造出來、或是根據企業及行業如何在發揮IoE的能力下,所體現出來的經濟效益,當中包括節省行政及銷售開支、促進員工生產力、改善供應鏈及物流效率、促進產品及服務的創新等等,所涉的潛在價值達到14.4兆美元。
例如醫療業,透過全面的連接,以智能居家監護系統,便可讓醫護人員為於家中休養的病人做遠距檢查。教育產業亦能從中受惠,透過無處不在的連接,學生可隨時隨地以任何設備登入網路,利用電子平台學習,提升學習興趣及效率;老師亦可從中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促進教與學的互動。另外,在「萬物互聯」下,當交通號誌連接上網際網路,龐大的智能系統便會將之跟道路上的感應器、衛星、各類車輛、停車場等連接,令城市能實時管制交通及路面情況。
總結來說,「萬物互聯」的規模遠大於思科或任何企業,因此各家企業與組織之間需要進行前所未有的合作。我們相信「萬物互聯」的成功與影響力將足以造福全人類。因此我們非常興奮期盼未來的發展。美好的明天從這裡開始。
(本文作者現任思科台灣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