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謂「第三平台」的浪潮中,由雲端運算、行動裝置、社交商務、海量資料所建構的新環境,明顯主導了企業的IT投資規劃,IDC更指出,當「由軟體控制架構」趨勢明朗化,應用情境與工作負載越趨多元,混合雲將會是企業雲端旅程的必經之路。從實務面來看,台灣企業該如何順利完成雲端轉型、創造內外部效益?
IBM觀察國內中大型企業導入雲端運算,通常都由私有雲著手。而目前私有雲的建置模式大致可分成兩派,各自遭遇到不同的實務挑戰。
第一派是將內部資訊基礎架構標準化、整合、虛擬化,目前我們大型企業客戶中將近80%已經完成虛擬化,既有IT資產利用率提高,逐步淘汰屆齡的設備,循序漸落實私有雲,帶來成本效率與擴充彈性雙雙提升的好處。
然而,由於其企業規模龐大,當私有雲的應用範圍擴大,設備規模擴充至一兩百台以上,甚至要與外部雲一同運作時,就會遭遇到管理複雜度的瓶頸。業務單位或開發測試單位提出新需求,但雲端資源調度與部署無法跟上變化,以至於雲端效益受到質疑。
當企業處於這個階段,下一個步驟要考慮的就是「自動化」。若說虛擬化為雲端打好基礎,自動化就是降低管理複雜度、增進彈性、動態調配資源,真正發揮雲端價值的關鍵。以某製造業大廠為例,私有雲全面自動化之後,其開發、測試、部署、管理整體效率大幅提升,能夠更快速回應市場變化。IBM曾經協助一個網路服務商ISP進行基礎架構自動化與雲端業務轉型,全面革新其業務模式。
至於第二派,則是幅員廣大的大型跨國企業,各國子公司都因地制宜導入了不同的私有雲服務,加上公司本身開發的私有雲,有太多「小雲」要管理。這些雲的效能指標、計價方式、管理介面都截然不同,很難進行最佳化的資源調度。因此,我們協助導入單一管理平台,將所有雲端統一集中監控,提供標準化指標與報表,將雲端資源發揮到極致。
當企業導入雲端自動化、單一平台管理後,很快就會「食髓知味」,透過雲端部署更多關鍵業務與創新實驗。因基礎完善、管理游刃有餘,下一步便能更細緻地區分各種類型的工作負載,逐漸邁向混合雲。
(本文作者現任台灣IBM雲端服務資訊系統規劃首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