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企業流程即服務 基礎設施即服務 BPaaS 平台即服務 軟體即服務 雲端服務 PaaS SaaS IaaS 混合雲 公有雲 私有雲 雲端

落實混合雲運用 信任是關鍵

2012-08-15
至2016年,企業對公有雲服務的支出規模可望達到2,070億美元。而這其中,企業流程即服務(BPaaS)在企業雲端支出中仍占有相當的比重,但平台即服務(PaaS),軟體即服務(S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等領域亦呈現快速成長。
全球經濟復甦景況不明,但雲端服務依然穩定發展。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在2012全球IT支出展望報告也特別提到,相較於略顯黯淡的整體IT支出前景,企業對公有雲服務的支出將由2011年的910億美元成長至2012年的1,090億美元。至2016年,企業對公有雲服務的支出規模可望達到2,070億美元。 而這其中,企業流程即服務(BPaaS)在企業雲端支出中仍占有相當的比重,但平台即服務(PaaS)、軟體即服務(S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等領域亦呈現快速成長。

從擔心到放心 需要時間過渡

然而,觀察國內企業對於混合雲的接受度,群環科技產規事業二部副總經理呂澤煜認為,關鍵還是在於「信任」。他提到,企業已經深知雲端服務的優點,但是能不能「放心」,目前為止還處於過渡期。「企業接受雲端發展的過程就像早期民眾不願把錢存在銀行的心理是一樣的。當實體貨幣轉變為虛擬貨幣,流通性與方便性都相對提升不少,但是要克服把錢放在銀行,而不選擇放在自家床底下,則需要一點時間。」

▲群環科技產規事業二部副總經理呂澤煜認為,目前國內企業對於雲端服務的接受度仍處於過渡期,而關鍵還是在「信任」問題上。
他提到,企業現階段最擔心的是如果資料涉及了機密性,到底會不會出問題?另一個考量則是資料的完整性會不會被破壞。「以歐美國家而言,由於受到了政府的支持以及在雲端服務業者的服務層級與協議載明下,普遍取得了企業的信任,因此很願意採用,特別是中小企業,走向公有雲服務的程度愈來愈高。而台灣目前正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以及雲端服務業者提出好的協議保證。雲端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全球的趨勢,只要有一個信譽良好的服務業者挺身而出,相信對台灣的企業必定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吸引力。」

私有雲與公有雲 架構上融合

在企業處於過渡期的看法之外,呂澤煜從雲端業者的發展,也分析出了一項有趣的觀察,未來企業自建的私有雲與委外採用的公有雲架構,將發展出一套融合模式,當兩朵雲的底層架構與API都相同時,企業在混合雲的運用也將更得心應手。

「面對機密性的關鍵應用,或許企業仍不願放手,選擇以自建私有雲來取得有效掌控,但雲端的優勢便在於企業不需採購大量的軟硬體,也不用額外添加人手,便能迅速取得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資源與服務,企業基於IT成本、時效性等考量之下,混合運用是必然的發展。」他提到,目前混合雲運用有兩種模式,一是從企業內部既有的私有雲延伸到公有雲,而另一種作法則是切割部分的服務直接放在公有雲中。過去,不管那一種情況,企業勢必會面臨整合上的挑戰,如何讓內部與外部資源順暢地銜接,是企業必須克服的問題。

呂澤煜指出,目前部分雲端業者已經開始著手改善這個問題,以微軟為例,微軟同時提供私有雲與公有雲方案,企業若想自建私有雲,可採用微軟的MCloud架構,不需指定硬體廠牌,只要能執行Windows作業系統即可。「而微軟同時也跨足了公有雲,微軟日前上線的Office 365以及Windows Azure就補足了SaaS、PaaS以及IaaS,當企業同時採用了微軟的私有雲與公有雲方案時,由於雙方的架構都是採用微軟的解決方案,在溝通方面也就毫無阻礙。」

他舉例,假設企業內部有一些應用服務想要改由公有雲服務型式來運作,例如SQL Server,那麼在微軟的公有雲服務中也找得到相對的雲端方案,甚至如果企業不喜歡採用微軟的平台,而想要採用企業自己擅長的程式語言來開發平台,那麼在Windows Azure中也提供了Linux作業系統,例如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openSUSE、CentOS與Canonical Ubuntu等等都已支援,當底層架構與API都相同時,企業在資源的運用以及資料拋轉的過程中也會更順暢。

選擇雲端應更為謹慎

顯然地,雲端業者希望企業能夠採用同一品牌的雲端服務解決方案的立場相當明顯,當雲端時代來臨,企業的雲端IT架構也將如過往的設備選擇一樣,有各式不同品牌的雲可供選擇。

「從IT發展的角度來觀察,台灣在技術與應用上平均落後歐美國家3?5年,估計這幾年雲端發展下來,企業應該在明年就會明顯呈現出接受雲端服務的趨勢。」不過,呂澤煜也特別提醒企業,相較於自建私有雲的單純,面對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選擇應該要更為謹慎。「自建私有雲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選擇採用任何一個硬體供應商所提供的雲端服務方案來部署,甚至如果未來對於硬體方案不滿意,企業有充份的自主性可以決定要不要撤換,一旦把應用服務轉換到公有雲端服務供應商時,這個自主性卻相對喪失了不少。」

未來被綁在單一供應商的疑慮將更強烈,雖然目前各大有名的雲端業者都提供了隨需付費、快速且值得企業信任的雲端服務方案,但企業長期使用之後,所有的資料都在公有雲端之上,未來難保不會失去更換供應商的自由,像是在資料轉換困難的限制下,被迫留在原本的雲端服務商中,或是在面對雲端服務業者拉抬售價時無力招架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他提到,面對這個情況,當企業一開始有疑慮時,企業就應該做好準備,例如同時採用兩家不同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並且尋求雲與雲之間資料轉換業者的協助,當資料存放在A雲端服務供應商時,透過抄寫、轉換或搬移資料到B支援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中,一旦遇到特別狀況,企業可以立即轉換無虞。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