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實驗室日前推出嶄新「近臨界電壓核心(Near Threshold Voltage Core)」技術,顛覆運算系統固有的發展路線,成功開發出一款尚在實驗階段、內含Pentium等級的英特爾架構處理器。
英特爾實驗室推出嶄新「近臨界電壓核心(Near Threshold Voltage Core)」技術,顛覆運算系統固有的發展路線,成功開發出一款尚在實驗階段、內含Pentium等級的英特爾架構處理器,電源使用效益提升5倍,且僅靠一片郵票大小的太陽能電池,即能滿足運作所需的電力。
英特爾實驗室針對開放原始碼社群發表「Parallel JS」引擎,為JavaScript加入資料平行處理功能,提升各種瀏覽器服務的速度,包括電腦視覺、加解密、以及3D遊戲等應用,執行速度最高可提升8倍。
英特爾實驗室發表混合記憶體立方體(Hybrid Memory Cube),其電源使用效益是現今DDR3記憶體的7倍,並提供單一DRAM晶片有史以來最快的資料傳輸速度。英特爾技術長Justin Rattner強調,多核心(multi-core)與許多核心(many-core)的運算,其影響速度持續加快,範圍已超越HPC,開發人員利用包括客戶端裝置與伺服器,努力解決各種日常運算問題。
英特爾公司技術長Justin Rattner日前在舊金山舉行的英特爾科技論壇(Intel Developer Forum,IDF)上向與會來賓闡述,運算的未來發展腳步正持續加溫。他於會中宣告,多核心與許多核心運算已登上主流地位,並以超大規模運算的各項發展做為例證。
Rattner表示:「英特爾自2006年開始與英特爾架構研發社群合作,實現多核心與許多核心運算的潛力,其影響層面持續擴大,已超越高效能運算的範疇,業者開始著手在客戶端與伺服器上解決各種現實世界的運算問題。然而相較於許多核心與超大規模運算系統未來的發展潛力,我們今天展出的東西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英特爾持續突破現今的各種極限,準備迎向未來的大幅躍進,將運算推向更高的效能層級,而且耗電量遠低於現今的水準。以Rattner展示的近臨界電壓處理器為例,內部採用新穎設計的超低電壓電路,大幅降低耗電,能在接近電晶體的臨界或導通電壓下運作。在這種概念下,在有需要時處理器能高速運作,而當作業負載較低時則立即將耗電降到10毫瓦,在如此低的功耗下,僅需一片郵票大小的太陽能電池就能滿足其電力需求。儘管研究階段的晶片未來不會成為獨立產品,但這項研究的結果,將讓可擴充的近臨界電壓電路能整合到未來各種產品,讓耗電減少5倍以上,並讓更多的運算裝置持續保持開機狀態。這樣的技術將延續英特爾實驗室的目標,讓各種應用的耗電量減少100至1000倍,包括從巨量資料處理到tera等級運算且能放入口袋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