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日立數據系統(Hitachi Data Systems,HDS)發布2016年亞太企業與技術發展預測。日立數據系統亞太區技術長Adrian De Luca表示,隨著企業努力改善重要技術性與非技術性部門,企業明年將會加速數位化轉型。
「數位轉型正迅速成為重要的組織議題。不只CIO,所有事業單位的管理者都致力滿足數位轉型的需求。例如,CMO發現傳統行銷方式已不如以往有效,CFO也發現消費者和供應商交易模式已和以往不同。企業上下一致認為所有部門都必須正視如何透過數位化改變作業方式的事實,」De Luca表示。
他認為2016年亞太區IT與企業發展將持續受到數位轉型、智慧城市、跨型態IT、多雲端和人才短缺等五大因素所影響。
1.傳統企業將轉型為原生的數位化企業
CIO對數位通路的營收能力已重新點燃信心。根據Gartner CIO Agenda Insights的報告,去年只有16%的CIO肯定數位化通路的營收潛力,但今年這個比例已加倍成長至37%,證明不只CIO推動數位化計畫,企業各部門也開始建置自己的平台與雇用「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
在今日的企業,CMO不再要求IT部門建置系統,而是直接向供應商採購平台即服務解決方案。事實上,這已成為各家企業的通則。他們不再被動等待廠商或競爭對手開發新平台,而是主動破壞與建置新系統。
2.智慧企業將推動智慧城市的建造
智慧城市是亞太區長久以來的發燒議題。從公共安全到交通運輸,許多國家已針對各種議題推出自家的智慧城市計畫,然而,有經驗或財力來規劃與執行這些計畫的政府並不多。因此,政府與大力投資物聯網(IoT)的重要業者合作,藉由整合其既有的智慧財產並結合技術供應商的生態圈,他們能開發出讓智慧城市成真的解決方案。
總而言之,隨著各國政府推出各種智慧城市計劃,例如「數位印度」、「智慧新加坡」與「數位中國」,智慧企業將是實現智慧城市的催化劑。這個領域將帶給企業龐大商機。根據Navigant Research預估,2023年智慧城市每年的技術投資將成長四倍,達到113億美元。
3.跨型態的IT將整合企業資料孤島
就目前看來,IT組織有兩種模式可滿足數位化企業的需求。第一種模式就是執行傳統紀錄系統的應用程式,例如CRM與電子商務系統。由於這些系統負責保存重要資料,因此非常強調可預測性、準確性與可用性。另一種模式是講求探索性的資料分析系統,例如大數據分析工具。此類系統可以提供企業內部的情報資料,讓使用者將資料集層層相疊,藉以驗證與假設。此類系統強調靈活性與速度,讓企業以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測試想法的可行性、拋棄不可行的想法,並繼續測試新想法。
將這兩種模式結合成跨型態的IT將會是未來趨勢。隨著企業致力最佳化系統運作成本,並將資料分析系統整合至新商業流程和客戶關係中,人們對跨型態IT的需求將更加強烈。
當員工能以更靈活的方式工作,並為公司業務服務提供可迅速建置的應用程式介面(API),這些企業就能充分發揮跨型態IT的優勢。此外,能成功打造涵蓋所有數位資產的「資料湖」(Data Lake),並將基礎架構標準化的企業也將有不錯的發展。
4.多雲端環境將帶動跨區域業務的成長
De Luca認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將為亞太區的經濟貿易帶來重大助益。為了讓此協議達到最大成效,企業將積極建設連結亞太各經濟體的技術基礎架構。許多企業已開始擴充資料中心容量,以因應不斷成長的雲端運算應用,並努力提升跨區域的高速連線能力。東南亞、澳洲和美國等樞紐區之間的直接通訊路線也在建設中。
「市場開放將改變企業使用雲端的方式,並讓他們獲得更多選擇。今日已有70%的企業正在使用或準備使用混合雲解決方案,加上TPP中保護境外資料和避免電子交易關稅的協議,建置跨區域的多雲端環境,藉以加速企業擴張將不再是紙上談兵,」De Luca表示。
5.人才短缺將引發人才爭奪戰
2016年將有許多影響技術就業市場的因素,迫使許多企業更重視人才短缺問題,以保持創新力與競爭力。解決IT人才短缺不只是培養出更多具備業界所需技能的IT畢業生,例如資料科學,如何吸引青年才俊的興趣,同時提升現有員工的生產力,將會是填補長期人才荒的重要措施。
「Z世代員工的工作方式與舊世代截然不同。這個世代一生當中平均會換17份工作,因此他們將擁有更多樣化的技能,而且將會接觸更多產業。企業必須知道如何利用這個趨勢。這些人的工作動力主要來自他們貢獻社會的能力,而不是他們賣命的公司。」De Luca表示。
政府已意識到這個經濟議題與世代轉變,因此他們開始改變勞動市場、推動新減稅政策,並制訂促進投資的法案,例如透過群眾外包方式。持續學習已成為政府另一個投資重點,其中新加坡政府就投資了12億新幣(9億美元)提升公務部門的技術發展。
除了De Luca對亞太地區的發展預測外,HDS全球營運技術長Hu Yoshida也在部落格上發表了2016年全球前10大IT趨勢的預測。請按此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