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轉型中,IT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引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創新技術之外,雲端也藉著其彈性、敏捷與多樣性而成為重要的催化劑。然而,自建資料中心在成本效益、法規遵循、可控制性上的優勢也難以被取代,因此混合雲策略已成為企業必修的課題。
現今國內外的資通訊業者皆投入相當的能量在混合雲的技術,然而除了技術之外,公司人員觀念的成熟度則扮演了成功的重要因素,畢竟雲端的導入對於現有的架構、流程與技能皆是一大衝擊。因此團隊必須堅信雲端對長期競爭力的重要性,甚至把雲端當成服務建置時的優先選項。
對於長期使用傳統技術的組織而言,走向雲端意味著一場大革命。因為要將自己的應用系統搬上雲端並非一蹴可幾,絕對不是刷上信用卡,搬個虛擬機到公有雲就可聲稱已經雲端化,因為應用系統之間往往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搬錯應用系統,不但浪費成本更會導致業務無法正常執行,帶來的損失和困擾將無以形容。
想要成功採用雲端服務涵蓋三大步驟,包含評估和建立先導的公有雲應用、利用雲端的環境開始創新以及管理和維運位於公有雲的服務。評估和建立先導的公有雲應用旨在透過技術、流程和人員的成熟度評估,了解採用雲端服務所造成的各種差異。並透過跨組織的雲端業務辦公室(Cloud Business Office),協調資訊、業務、財務,甚至人資等各部門對雲端所造成地衝擊,根據經驗,人員認知的不同所產生的衝突,往往是走向雲端失敗的最大主因。而後,再依據系統面的評估選定適切的應用系統訂定移轉策略,進而設計出一個最小可執行的雲端環境(Minimum Variable Cloud)以進行雲端服務的導入。
雲端的主要強項是快速建構所需的應用服務回應業務需求,這也是雲端的主要價值。倘若搬上雲端的仍是傳統複雜又難以管理的架構,不就辜負了公有雲的效益?因此必須評估容器化和微服務的架構,再結合DevSecOps的流程,加速雲端的生產力。同時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新一代的資料分析為公司帶來創新的價值。
最後是管理和維運位於公有雲的服務。監控和管理公有雲的使用量、日誌和事件的記錄與維護、軟體版本的更新,以及如何保護企業資料、各地法規的遵循和異地備援等都是採用雲端服務所面臨的新課題,因此必須導入合適的流程與工具進行持續的成本管控與法遵的稽核。
依據調查,超過八成的企業已經採用或者積極地考慮混合雲架構,然而管理雲端服務的支出和治理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的混合雲策略與導入藍圖將是擁抱雲端重要的第一步。
<本文作者:范欽輝現為HPE慧與科技技術規劃處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