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製造業急須脫離資料孤島

2020-12-31
多數人認為製造業廣泛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但令人驚訝的是,根據Seagate委託IDC進行全球調查的最新報告《Rethink Data》,在各種產業中,不論在資料管理的任務自動化程度或是功能的全面整合度,製造業均表現墊底。

歸究其原因,可能來自於下述的四點:

一、舊有系統持續造成管理斷鏈:製造業技術日新月異,老舊的基礎設施根本趕不上工廠裡互連設備的增加速度。工廠經常透過臨時性流程來連接和管理資產,缺乏能夠全面性管理的基礎架構。

二、IT技能缺口:製造業的難題除了勞動力老化外,找不到願意進工廠工作、具備軟硬體IT技能的新血,也是一大主因。

三、部分資料遷移至邊緣,複雜情況加劇:製造業者資料量之所以快速增長,與資料網路邊緣的物聯網設備增加有關。邊緣設備與總部系統脫節,且大數據透過企業網路傳輸更是成本高、速度慢。

四、需要全面性的資料管理軟體:從整體業務觀點出發,製造業客戶並不滿意目前的資料管理軟體工具,甚至許多工廠根本沒有使用資料管理軟體。而虛擬化軟體在缺乏足夠支援的情況下,無法顯示並找出跨部門的資料規律。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邁向新的資料驅動業務,建議製造業可先透過蒐集和整合資料,跨越資料孤島,讓手中的資料發揮最大效益,然後運用預測性分析以發掘新的商業模式,驅動未來營收與獲利,賦予公司更強勁的成長動能。根據Brookings報告指出,製造業應該善加利用大數據、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技術,因為這些技術集結起來將有能力徹底改變製造業,從最初的商品設計到最後成功交付產品。

接著可使用最新一代的硬體和軟體工具來管理資料及儲存,使其更為現代化,邊緣伺服器通常配備整合軟體堆疊架構,以便於遠端資料管理。而保護好所有蒐集到的資料也是必要的,以防止外部人士和駭客干擾企業營運。最後,可以執行DataOps──將資料生產端和資料使用端連結起來的方法。首要工作即是使用元資料(Metadata)來理解資料,給新資料標上「標籤」,便於往後存取和分析。

然而,凌駕於以上五點的關鍵是,與資料相關的溝通不應侷限於資訊長、資料科學家和IT部門。企業主應該鼓勵各部門員工就不同類型資料的效用提出看法,再依據資料的目的性來加以分類。成功的DataOps不僅關乎科技,而是如何針對資料進行溝通,再輔以高效分析,協助企業打造一個一目了然的管理平台,掌握深具商業價值的各種資訊。

<本文作者:黃又青現為希捷科技台灣區總經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