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是IT基礎架構的維運中樞,主要提供電力、配電系統、
機櫃、冷卻空調等關鍵元素,以便讓資訊系統順暢維運。不合宜的機房環境,不僅降低IT基礎設備的運轉效率,維運過程也容易問題叢生,這兩者相互依存的關係,也讓機房環境成為維持資訊系統運作的重要關鍵。
近年來,機房維運環境有了不小的進化與變革,相較於過往企業在打造機房時,會優先考量這座機房能不能承受五年後、十年後的IT設備承載量的思維,現代化機房講求的是模組化、智慧化的設計以及將機房與IT基礎架構歸於一統的軟體開發,能輕易地整合到現有機房,同時機動地管理與調整,在本期的專題報導中,將專訪業界專家,帶領讀者一窺機房維運環境的進化與轉變。
隨需而建的里程碑
機房建設思維革命 模組化成主流
為了因應全球經濟環境劇烈變動,近年來,IT技術不斷進化,從實體主機的體積、運算能力,乃至於虛擬化技術的大幅採用,在在都希望能夠以最少的成本預算,獲得最彈性的部署與運用,並且提供企業創新服務以及更高的營運獲利。在這些前提與要求下,身為資訊系統中樞角色的機房也跟著出現了不少挑戰。
機房進化論1-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設計理念
空間設施模組化 機房建置部署更輕鬆
對於IT基礎架構來說,機房主要提供電力、配電系統、機櫃、冷卻空調等關鍵元素,幾可視為IT基礎架構的維運中樞。而機房空間的大小與關鍵元素的能力需求成正相關。
機房進化論2-可依需求調節的制冷力
先進空調制冷 機房調節省電量
許多調查資料顯示,機房用電與冷卻是亟待改善的問題。根據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在2010年非生產性質行業能源查核年報中指出,國內能源用電每單位面積年耗電量密度最高為網路機房,其次是電信機房,百貨公司名列第三。而網路機房的能源消耗量是百貨公司的三倍之多。
機房進化論3-搭起IT與機房設施橋樑
DCIM概念興起 設施管理大學問
今日的機房設施與建置已經一改過去傳統機房的舊思維,而是從空間、機房設施到冷卻空調,跟隨著IT的發展與經濟環境的變動,調整出更適合IT基礎架構營運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