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用性 vCenter 線上遷移 虛擬化 SLA 容錯轉移

管理平台故障損壞免擔憂 vCenter HA高可用性有解

建構高效靈活vCenter 提升企業營運服務SLA層級

2019-03-11
本文將深入剖析專門為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量身打造的高可用性機制vCHA(vCenter High Availability),並進行實作演練,以便協助管理人員了解vCenter 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的最佳建議作法,並讓企業和組織當中營運服務的「服務層級協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獲得有效地提升。

 

在企業和組織資料中心內的VMware vSphere虛擬化架構中,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的重要性相信是不言而喻的,當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發生故障損壞事件而無法正常提供管理服務時,對於vSphere虛擬化架構在運作上並不會產生立即的影響,但是管理人員將無法進行任何的vSphere虛擬化架構管理工作任務,例如部署VM虛擬主機、調整vSwitch虛擬網路交換器、vMotion線上遷移VM虛擬主機等等。

雖然只要啟用vSphere Cluster內的vSphere HA高可用性機制,即可讓vCenter Server在短暫的停機時間後恢復正常運作,以便因應資料中心發生非計畫性災難事件時,能夠盡量縮短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無法正常服務的時間,但仍然會影響企業組織營運服務的SLA。

對此,在2016年11月發佈的VMware vSphere 6.5版本中,VMware正式推出專門為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量身打造的高可用性機制vCHA(vCenter High Availability),如圖1所示。

圖1  vCenter 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運作架構示意圖。(圖片來源:VMware Feature Walkthrough – Enabling vCenter HA – Basic)

在本文中,將深入剖析並實作演練vCenter 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運作架構,以便協助管理人員了解vCenter 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的最佳建議作法,有效地提升企業當中營運服務的SLA。

vCHA高可用性運作架構

在管理人員動手建構及組態設定vCHA高可用性機制之前,應該先了解整個vCHA高可用性的運作架構和環境需求。

舉例來說,如果使用的vCSA管理平台是採用Embedded或External的方式進行部署、在啟用vCHA高可用性機制的vSphere Cluster中至少必須有3台ESXi 6.5的成員主機等等。

首先,在vCHA高可用性機制運作架構中,其實是由Active、Passive、Witness這三種不同節點的成員角色所組成,如圖2所示,當vCHA高可用性機制建立完成後,便會建構出「Active-Passive」容錯移轉機制。以下條列出不同角色之成員節點主機所負責的工作任務和功能:

圖2  vCHA高可用性機制運作角色示意圖。(圖片來源:VMware vCenter Server 6.7 Update1 – vSphere Availability)

‧Active Node:運作vCSA主要執行個體,同時使用vCSA對外服務共用IP位址。

‧Passive Node:運作vCSA備援執行個體,透過複寫機制不斷地從Active Node接收變更內容及狀態,一旦Active Node發生災難事件,便會立即接手相關服務與共用IP位址。

‧Witness Node:擔任vCHA高可用性架構中的仲裁角色,當Active Node和Passive Node發生網路分區或中斷事件時,能夠有效避免vCHA高可用性機制發生「腦裂」(Split-Brain)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vCHA高可用性運作架構中,僅負責仲裁的工作任務並不會接手Active Node和Passive Node的角色。

因此,當擔任「vCenter(Active)」角色的vCSA所在之底層ESXi虛擬化平台發生災難事件時,便會觸發vCHA高可用性機制容錯移轉功能,由擔任「vCenter(Passive)」角色的vCSA接手原本的服務,並且繼承原本vCenter(Active)角色所使用的IP位址。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