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備援需求增長 NAS同步應用受矚目

異地備援並非新興議題。利用兩個FTP伺服器加上自動化指令,同樣也可實現簡易的資料備援任務。然而完善而周全的備援機制還需考量整體網路環境及軟硬體的應對時間,如何將任務銜接及災難復原時間降至最低,是設立異地備援政策時的最高指導原則。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rsync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資料傳輸量,在應付大量零碎檔案時的效能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它在傳輸前便已耗用了可觀的比對時間來過濾檔案,節省了頻寬、卻未必能爭取到時間優勢。


▲NAS的備援價值是建立在「高速」與「方便共享」上,不管是經由USB或eSATA連接的本地端裝置,或是內外部網路上的伺服器都可做為備援的來源或目的端。

經客製化後的RTRR工具(Real-time Remote Replication)有著可進行即時同步以及直接與FTP伺服器溝通的優勢,等於在現有異地備援機制上做了更多補強。

即使如此,目前仍然不存在完美的異地備援協定。NAS所能提供的備援選項是否多元,是在不同環境下能否得以應付各種需求的關鍵。

比如rsync為一般Unix伺服器所原生支援,Windows則可透過軟體補強(如Deltacopy);RTRR目前則需透過特定軟硬體搭配使用。

無論如何,異地備援的設置已經是NAS基本功能。原本複雜的指令及加密動作,都可透過NAS韌體的圖形化介面輕鬆完成。在操作備援設定時,IT人員所需的技術含量已被減至最低,只需要搞清楚備份及同步邏輯即可。

決定同步任務時,我們常會依機器的負荷來決定備份的資料量、時間及同步方式。比如將最主要的備份安排在晨間或晚間時段,加上流量控管機制來避免干擾其他網路服務及頻寬;或是採用即時備份,在來源端一有更動時便立刻處理。

除了NAS內建的以及一般伺服器提供的備援機制外,一般員工也可以經由一般電腦或行動裝置來實現個人工作資料的備援,只要使用的第三方工具與備援端的權限設置配合得宜,要兼顧安全性並不困難。

(本文作者現任QNAP台灣區渠道業務行銷總監)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