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per Networks台灣區技術總監游源濱指出,專攻無線網路的公司過去幾年已經多數被收購,例如HPE併購Aruba;Ruckus則是歷經Brocade、ARRIS,如今是CommScope旗下的子公司;Juniper併購Mist等案例。觀察有線無線市場的收購案,背後的目的不外乎為了取得併購標的既有客戶與市佔率,抑或是看重產品技術的創新,以及後續的發展潛力。Juniper收購Mist的因素主要著眼於後者,畢竟Mist是2016年才開始推出無線網路解決方案,雖然尚未累積大量客戶,可是卻擁有全球知名的大型客戶例如Walmart,以及多家基於科技創新崛起的國際級企業,這類型的客戶之所以選用Mist勢必有其獨到之處。
在室內網路接取服務方面,Mist自主研發設計的無線基地台除了採用Wi-Fi傳輸,同時也具備廣受採用的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短距離無線通訊。既有的Mist AP21/41/61,以及2020年年初將推出支援Wi-Fi 6的AP43型號,皆內建兩種接取服務。搭配雲端原生開發的Mist Cloud統一控管平台,建立可視化能力,進而以人工智慧驅動的Marvis虛擬助理,可推論網路發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或是自動化執行回應。
無線基地台內建Wi-Fi與BLE接取服務
無線網路自從2003年演進到Thin-AP,以獨立的控制器統一控管無線基地台架構,始終未普遍地成為IT基礎架構中必要的建置。Juniper Networks資深技術經理楊正言觀察,直到iPhone手機開始出現,無線網路接取服務的需求開始大幅增長,Wi-Fi傳輸規格也隨著應用需求不斷演進到第6代,運用射頻(RF)技術提升傳輸頻寬,此外對於現代企業營業場域而言,若要完整提供室內無線網路方案,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定位機制幾乎已是不可或缺的要項,而且是以藍牙為主流傳輸媒介。
「室內網路傳輸的重點在於接取無線網路服務與定位,過去多年企業曾嘗試採用Wi-Fi來提供定位,通常會發現誤差值過大,難以衍生出實際應用,於是轉向運用BLE傳輸來發展,也就是運用信標(Beacon)。BLE應用最知名的莫過於Android Eddystone與Apple iBeacon,由於Android具備開放的特性,發展速度較Apple來得快,Mist發現這個應用趨勢,除了發展Wi-Fi以外,亦納入支援BLE,讓無線基地台可同時提供兩種傳輸服務。」楊正言說。
其實無線基地台本來就可藉由Dongle擴充BLE,藉由USB連接埠即可提供,看似沒必要內建整合到韌體層,實際上應用卻發現差異相當大,Mist較特別的是無線基地台可產生虛擬Beacon。「這也是Mist被市場調查機構評價為相當優秀的因素之一。」
運用陣列天線建置BLE傳輸場域
Mist提供的BLE傳輸技術並非支援實體Beacon,主要是運用陣列天線劃定BLE傳輸場域。IT管理者只要在網管操作介面上的平面圖,用滑鼠點選Beacon配置部署位置即可運行,不僅可省去為大量Beacon更換電池的麻煩,亦可隨時撤銷或移動,大幅簡化控管上的難度。
楊正言說明,無線基地台發射的BLE訊號為指向型,仰賴Mist硬體內部署16個天線射頻元件,可以用變換不同的角度,運用無線網路標準的波束成形(Beamforming)原理,讓射頻訊號集中在通訊的用戶端裝置,藉此提升容量與傳輸量。當波束成形對用戶端方向集中發射訊號時,把訊號強度變大可帶來傳輸量的提升,整體空間場域的干擾訊號也會隨之降低,讓傳輸變得較為順暢。
「2014年成立Mist發展解決方案,無線基地台本身就已經秉持室內傳輸不該只有Wi-Fi,還必須包括藍牙傳輸能力。」至於控制器,則是在初期開發韌體時,Mist Cloud就已採用雲端原生發展微服務架構,運行在容器化環境,不僅軟體更新速度可縮短到每週,同時藉此實踐服務不中斷,以及建構人工智慧應用平台。
雲端原生控管平台運行AI輔助排除問題
對於IT人員而言,無線網路環境最棘手的通常是接收到使用者抱怨訊號薄弱難以接取服務,即便是成功接取服務也無法正常瀏覽網頁。即使請廠商到現場查看,往往也不容易排除問題,其中一項關鍵因素,即在於缺乏可視性。
Mist研發團隊發展的室內無線傳輸解決方案,針對保障用戶體驗的設計,首要是具備可視性,進而執行自動校正,不論是BLE或Wi-Fi訊號皆可實作。楊正言指出,甚至可如同資深技術人員到現場檢修時從封包中釐清影響因素,Mist Cloud在控管介面中已內建擷取封包機制,觸發時間點是由人工智慧分析來判斷,就如同專家到現場檢測,判定必須從封包內容中取得更多資訊,才會啟動擷取機制。
「經過Mist Cloud實作分析的經驗,通常射頻方面出狀況的頻率並不高,反而更多是來自有線網路服務造成,例如無法取得DHCP服務配發的IP位址、DNS無回應等問題,儘管此時終端裝置可順利接取無線網路服務,卻發現對外連線失效。」楊正言說。
Mist Cloud控制器平台上可隨時監控網路傳輸流量,透過封包解析取得完整資料。在終端裝置發起登入認證,經過配發IP位址、網域名稱解析、連線到目的IP位址,整個過程中的執行行為皆建立標籤,以便進行分群分類,如今內建已多達上百種,以供人工智慧演算分析,藉此在無線網路傳輸出現問題時,得以精準地指出根本原因,IT管理者才有能力在複雜的網路部署環境中,以最短時間排除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控管操作方式,IT管理者可運用Marvis虛擬助理來處理,藉由手動或語音辨識輸入詢問事項,內建的自然語言處理(NLP)轉換成機器格式,取代指令集介面的操作,從蒐集取得的大數據中,經過演算分析產生出可判讀的數據,進而推論問題的根本原因。
此外,隨著支援Wi-Fi 6的AP43型號推出,Mist Cloud亦增添無線電資源控管(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機制,即是應用人工智慧來建立自動化執行回應,例如執行自動調整頻道標號或頻寬、電力等,以保障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