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美商康普CommScope Big Data 施耐德APC Emerson DCIM 虛擬化 雲端 台達 CA 力登

資料中心統整協作無隔閡 資訊透明更能運籌帷幄

2014-01-07
面對不斷增長的複雜度,企業必須比從前更重視資訊機房的管理。過去IT管理人員與設施管理人員之間「遲鈍」的溝通模式已無法滿足今日的需求。唯有讓IT與設施之間建立高連結性,才能讓資訊機房獲得更高的可用性、靈活性。
從基礎架構集中化、虛擬化乃至於雲端、Big Data,IT正在歷經一場創新與變革。這場變化來得快速,卻也因此使得機房基礎設施(facility)日益複雜,並且為整體管理帶來更嚴苛的挑戰。

舉例而言,企業透過高密度伺服器藉以大幅提升既有資料中心的整體運算效能,讓IT人員更能從容規劃運算資源,從而展現更高的服務水準。但這樣的IT設備一旦進入機房,管理人員將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機櫃空間是否足夠容納?原先設計的機櫃電力能不能支撐運轉?內部空調的製冷力夠不夠?會不會有單一熱點產生?機櫃能不能承受新增伺服器的重量?UPS如果故障,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這還僅僅只是實體設備的擴容考量。當企業導入虛擬化後,基礎架構從靜態轉為動態,虛擬機器可以透過Live Migration功能遷移到任何一台伺服器,其虛擬的特性,很可能讓IT人員誤判情勢而導致營運中斷的突發風險。例如,IT人員因為伺服器A的CPU運算效能負載過大,而決定將伺服器A的部分虛擬機器遷移到伺服器B,表面看似無害的判斷,殊不知伺服器B位處的機櫃電力消耗已屆95%,逕行移轉的結果就是導致負載超過而造成當機。

消弭IT與設施鴻溝

面對不斷增長的複雜度,企業必須比從前更重視資訊機房的管理。過去IT管理人員與設施管理人員之間「遲鈍」的溝通模式已無法滿足今日的需求。當機房底層的實體基礎設施(電源、製冷、空間)與支援IT系統的設備與資源(伺服器、儲存、網路)同樣都缺乏可見性時,自然就無法確保高可用性,當然也無法降低愈來愈高的能源成本並且優化資訊機房的反應速度。 對於企業來說,唯有讓IT與設施之間建立高連結性,才能讓資訊機房獲得更高的可用性、靈活性,也唯有取得精確的資料數據,才能有效分析、預測,藉以降低潛在風險。

這就是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所肩負的使命。這套工具被設計來消弭傳統IT與設施人員相互合作模式的鴻溝,將IT與設施兩方的資訊統一匯整,包括傳統IT人員關心的能源、資產、變動管理以及設施人員在意的電源、空調、環境、門禁以及視訊設備等等,全部集結一起,呈現所有訊息。這麼做的好處是用以分析、並且預先得知風險,而不是等到人工收集相關資訊後,再來反應。


▲DCIM的概念設計是將IT與設施兩方的資訊統一匯整,包括傳統IT人員關心的能源、資產、變動管理以及設施人員在意的電源、空調、環境、門禁以及視訊設備等等,全部集結一起,呈現所有訊息。

化被動為主動管理

面對更嚴苛的營運挑戰,今日資訊機房的管理更強調主動性。而DCIM除了能加速IT與設施之間的協作能力之外,更可從統合的資訊中訂定良好策略,以避免可能發生的風險,同時改善效率。

由於這項可即時反應資訊的特性,DCIM逐年受到企業重視,也被視為資訊機房營運管理提升的關鍵。根據Gartner統計,DCIM市場在2016年將增長到1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可達29%。而投入DCIM方案研發的業者也愈益蓬勃,包括施耐德APC、Emerson、台達、CA、力登、美商康普(CommScope)都已經推出相關解決方案。

這些解決方案目標都不脫IT與實體設施的連結,鎖定的功能也相當接近,概要來說,能源、電力、資產、環境、變動等管理功能已經是常見的基本項目,但是分類以及作法上卻各有不同,例如施耐德APC是以服務對象來區分,分別為CIO、管理人員以及操作人員提供不同的功能模組。而Emerson與台達的作法比較接近,雖然是單一平台,但透過模組化的功能設計,企業可以依需求優先導入單一或幾項管理功能,日後再來彈性擴充。至於力登則是從管理著手,旗下的DCIM解決方案,不分功能模組,一套軟體統包所有功能。


▲透過3D立體模型,可模擬情境,更能直觀地展現資訊機房可用狀態。(圖片來源:https://www.itracs.com/why-itracs-why-now/interactive-3d-visualization/)

而為了達成資訊收集與有效分析的使命,DCIM在基礎設施間多半都必須加掛感測設備,例如溫溼度感測器、智慧型配電盤或是智慧型的資產管理標籤與傳感器,來收集訊息。這些大量產生的資料會被匯集到一個收容機制中,最後才進入到管理階層展現或是提供作為決策分析之用。

另外,由於IT設備與國內外基礎設施的品項眾多,再加上視覺化發展已經成為DCIM管理分析展現的一項重點,因此部分DCIM方案會內建小型資料庫來提供相關的訊息,以方便快速地呈現圖像資訊。更有業者打造3D立體模型,來模擬情境,更直觀地展現資訊機房可用狀態。

高層推動 DCIM有譜

DCIM涵蓋範圍廣泛,同時兼管IT與設施設備,對於多數企業來說,相關專案的推動還是必須仰賴高層下定決策。多數業界專家分析,一方面,不少管理人員仍以被動式管理作為最高指導原則,除非必要,否則絕不輕易變動。 而另一方面,佈署DCIM不僅需要一筆預算,工程也不小。根據業者經驗,從與客戶洽談需求、環境測試到真正決定佈署,往往需耗時9至12個月才能定案,再加上導入過程中可能需要一些Downtime時間,也導致不少企業選擇在新建機房或大改造時,才決定一併導入,這是目前台灣推廣DCIM普遍遇到的現象。

也因此,儘管IT與設施人員每年都會編列預算,但往往不會特別為DCIM單獨預留經費,即使希望從既定的預算中挪動一部分讓DCIM轉用也很困難。但業者也透露,相較於國內的重重考量,國外企業反而多希望搶先採用,DCIM解決方案不但是節省費用的好投資,也是強化競爭力的來源。事實上,不少企業在導入後,才瞭解平日高昂的電力與維運成本其實有許多都是不必要的浪費,而且愈早導入,獲益愈大。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