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業總認為只須將IT資源有效整合,就能孕育一朵朵雲端,事實上,光做到整合仍有所不足;筆者認為,有志於建構雲端服務者,理應將層次提高,從「整合」昇華至「融合」。
僅追求整合,究竟有何盲點?舉個簡單例子,現今多數人談論雲端,十之八九都會將混合雲列入重要議題,因為它蘊含美好的想像空間,讓企業可將不同工作量(Workload)巧妙分布於公私雲靈活執行;但這個境界固然美好,卻失之天真,因為要想恣意悠遊於公私雲,其實涉及諸多滯礙難解的課題。
這些難題之所以產生,正是因為「整合」!主因在於,企業習慣基於現狀與未來成長等已知狀態,預先定義好一個整合目標,接著設法把資料中心內部不同元件或資源串聯起來,形塑出看似具有高整合度的私有雲架構,殊不知這不過是企業內部專業人員或廠商,運用所謂Turnkey Solution刻意催生的產物,箇中不免充斥「專屬」氣息,如今以此基礎挺進混合雲,意欲跨越公私雲邊界,快速做到服務搬遷、SLA或資訊安全管理,難度當然不低。
反觀以融合為訴求的雲端基礎架構,情況則大不相同。一個可稱之為「融合雲」的架構,往往具備兩大特性,一來是為因應變化所設計,二來其內部元件皆是為整合而設計,無須受限於Pre-Defined框架,也相對沒有品質疏漏或上線時程延誤等風險,更能切中雲端應用需求。
要想構築融合雲,其實可運用標準化的元件,只是「標準化」絕不等於「制式化」,譬如看似千篇一律的x86伺服器,其實不見得都是制式化的產品,而可以在Agentless前提下,無須仰賴額外管理工具,就能藉由自身的韌體層級,驅動必要的管理與監控能量,亦有能力與諸如機架、電力線等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對話;類似這種具備深層管理機能的伺服器,其實已現身於市場。
另一重要元件則是網路設備。走向雲端,意謂過往的專用網路架構,必須轉型為彈性十足的動態網路,一方面可以化整為零,將一實體Domain切割為多個虛擬區塊,各自被賦予不同的SLA定義,接受不同的管理機制,以適應雲端與生俱來的多租戶架構;另一方面則可藉由Layer2直接透通,不再倚賴昂貴的DWDM、或需費時整合的MPLS,率先實踐資料中心互連願景,達到active-active層次進而融合為單一邏輯資料中心。
上述足以實現動態網路目標的設備,目前較明顯的例子,即是奠基於近年來愈趨火紅的軟體定義網路(SDN)及OpenFlow傳輸協定之上,有了相關利器的誕生,企業意欲打造融合式雲端架構,可謂如虎添翼。
(本文作者現任HP惠普科技雲端運算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