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球 智慧建築 IBM 物聯網 綠能 環保 能源

資通訊結合智慧建築商機

2014-03-25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氣候變遷、能源枯竭等議題高度重視,建築的高能耗與高成本,成為全球共同的挑戰。為此,「智慧建築」的概念應運而生,旨在運用物聯網、智慧分析等技術,提升建築物的運作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節省營運成本、減少運作風險,並且提供更人性化的使用體驗。IBM在全球協助打造的數千項智慧建築計畫,已經可以看到顯著效益。
例如,上海瑞吉紅塔大酒店以智慧建築系統整合12個子系統,將能源營收比從同級飯店平均值8%降至5%,立即節省40%成本。而聞名全球的羅浮宮博物館,採用IBM Maximo軟體管理每年超過6萬5千次藝術品與基礎設施維修,以最佳化決策來保護人類文明的重要資產。

進一步來說,智慧建築透過資訊科技進行建築的三階段轉型:感知化、互連化、智慧化,分別賦予建築物掌握全貌、自動管理、智慧分析的能力,使人類與建築展開了具有價值與洞見的即時「對話」,助管理者制定建築物運作的最佳化決策。

世界各國探索智慧建築的時間其實已達30年以上,但直到近10年來,由於物聯網、智慧分析等資訊科技大幅躍進,這一切才成為可能。以台灣為例,自1992年展開智慧型建築之調查研究,2003年推出「智慧建築標章」並正式接受各界申請;2010年更進一步將「智慧綠建築」列為四大智慧型新興產業,成為國家級重點發展計畫。在政策推動下,造價2億元以上的公共建設全都必須取得「智慧建築標章」,預計到2015年智慧建築將會帶來高達7,529億元的產值。

獲得智慧建築標章的建築物,本身就具備節能減碳、降低電費、簡化營運與減少成本的優勢,政府亦提供獎勵,例如在「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第七條中,就明訂採用智慧型建築設計的建築物最高可獎勵法定容積20%。智慧建築標章也能提供品牌價值的加乘效益,例如許多住宅建案將標章視為品牌行銷的利器。 台灣科技製造業在毛利偏低的壓力下,從廠房建築物的智慧化來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將有助於提高獲利。此外,國際品牌大廠將生產廠房的碳足跡視為採購指標之一,智慧建築的節能減碳能力,也有助企業獲大廠青睞。

隨著政府逐步將智慧建築產業化,科技業可有效運用資通產業的研發與生產優勢,與營建業推動跨業整合創新能量,從技術整合、感應監測、節能省水、生活便利、醫療照護來切入智慧建築的市場,都有機會為資訊通信產業創造新的獲利契機。

(本文作者現任台灣IBM全球科技服務事業部協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