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架構 雲端 遷移

遷移應用程式至雲端的五種方式

2011-08-31
當資訊長提出「將部份應用程式遷移至雲端」的指示時,IT架構師面臨五花八門實現途徑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必須考量公司的要求、評估標準及設計原則。
然而,任何一種方式都不是萬靈丹;IT架構師必須從多方角度與準則來徹底了解該如何進行應用程式的遷移,譬如IT人員的技能、現有投資的價值與應用程式的架構。

企業可依循以下五種方式將其應用程式遷移至雲端。企業可依循重新安裝、重新架構、再次修正、重新建置以及取代現有軟體等五種方式將其應用程式遷移至雲端:

重新安裝(Rehost)

再次部署應用程式於不同的硬體環境,並改變應用程式的基礎設施。重新安裝應用程式可不改變架構而迅速完成雲端遷移作業。服務型基礎設施的主要優勢則是系統遷移迅速、原始架構不改變。不過,若未能從雲端基礎設施的獨特性獲取利益,比如可擴充性,此優勢反將成為不利因素。

重新架構(Refactor)

執行應用程式於雲端服務提供者的基礎設施。主要優勢在於融合熟悉與創新的向後相容。

而服務型主機平台則代表開發人員可再次使用先前投入時間及心力的程式語言、構造與容器,因此從企業策略面來說,將可善加利用程式碼。缺點包括無法展現特色、過渡時期的危機及單一架構。

再次修正(Revise)

根據舊資產現代化的需求以修改或延伸現有的程式,然後透過重新安裝或重新架構以遷移至雲端。此方式可使企業組織將其應用程式調整至最佳化,並善加利用服務提供者具備的雲端基礎設施獨特性。缺點是一旦啟動開發專案,需預先支付費用以動員開發團隊。

重新建置(Rebuild)

在服務型主機平台之上重建程式,去除現有的應用程式,並且重新架構應用程式。雖然重新建置將失去對於現有程式與架構的熟悉度,但是優點是可在服務提供者的平台之上實現創新,進而改善開發人員的生產力。然而,最大的不利因素卻是鎖定,如果供應商改變定價或技術而使消費者無法接受,將違反服務層級協議,消費者會被迫轉移而背棄部分應用程式的資產。

取代現有軟體(Replace)

摒棄現有應用程式,並選擇服務導向的商業化軟體。在企業功能迅速變化時,可避免動員開發團隊的投資成本,缺點則包括資料定義不一致、資料存取權限以及供應商束縛。

選擇最佳的應用程式遷移方式是無法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單獨制訂決策。任何的雲端遷移決策即是應用程式或基礎建設的現代化決策,需要在熟悉相關應用程式組合管理與基礎設施組合管理計畫的背景之後逐步完成。此決策並非僅是關於如何遷移,同時更是進行最佳化作業。

藉由企業組織與資訊部門設定的目標,將可推動雲端遷移的決策制定,並非是在匆忙之下使用新玩具以進行實驗。

(本文作者現任Gartner研究總監)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