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找答案。這個成為今年下半年最熱門議題的術語,把企業主、專業經理人、IT人員、趨勢分析師以及追逐著IT當紅技術的記者們迷得團團轉。建築在這雲端裡的世界,早已失去原來的樣貌,早先媒體報導的論述「透過將資料拆分成千百個較小的部份,在多部分散於各處的伺服器上同時處理,藉此加快處理速度,以幫助Google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現在則只是雲端運算的一小部分。
因為定義範圍太廣、太大,以至於現今仍然看不清楚它的樣貌。就算想在雲端運算一詞的首倡者-Google的搜尋引擎中找出這個字的確切定義,也很難做到,因為從不同的供應商角度來看,雲端有著各式各樣的面貌。但雲端運算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一項有趣的調查數據指出,台灣是全球以網路搜尋「雲端運算」關鍵字,排名前五名的國家。每個人都迫切的想瞭解雲端,因為它代表著接軌世界的商機。
回到技術層面來看,雲端運算有著三大運算架構與服務模式,包括基礎架構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平台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PaaS)與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其他陸續加入的有儲存即服務(Storage-as-a-Service,StaaS)、IT即服務(IT-as-a-Service)、資料中心即服務(Datacenter-as-a-Service)以及未來可能被納入的各種X-as-a-Service。
不久前,EMC、NetApp以及HP都提到了雲端運算,也不約而同地指出,架構雲端運算的最基礎方案,其實是虛擬化。虛擬化的導入大幅改善了IT資源運用、分享以及整合的問題,同時也提升IT效能。然而,這些廠商也承認,並不是部署了虛擬化就代表已經在雲端,雲端運算強調的是使用者付費的精神,隨需存取服務的概念,當然,自動化會是下一個重要關鍵,而且很自然地會有資訊安全的考量。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也許有一天,企業內所提供的服務都是某個遠方的伺服器、儲存空間、應用程式透過虛擬軟體加以劃分出來的,使用者完全不會知道這些IT資源來自何方。但也有可能,IT從此就變成了要負擔業績的賺錢單位,要負責把基礎投資轉成商業模式,這並不是空穴來風,部分製造業者為了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已經出租了閒置的IT設備,或許這不能稱之為雲端運算,但IT人,你做好思維轉換的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