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渴望獲得流暢連線體驗的新一代使用者不斷推動業務轉型,現代企業必須能夠提供不間斷的服務並不斷創新,這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在眉睫。根據Veeam委託製作第五期年度Availability Report(可用性報告)調查,結果指出,有84%的IT部門高層決策者(以下簡稱為「ITDM」或「受訪者」)認同所在企業存在可用性差距。
理想情況下,其企業關鍵應用程式的可用性差距應該比目前小得多。ITDM表示,其企業關鍵應用程式的復原時間目標(RTO)平均為3小時。但是,為了縮小可用性差距,復原時間目標(RTO)應減少到1.6小時。同樣地,當前的復原點目標(RPO)為4.2小時,但理想情況應該是2.9小時。
這證明企業距離其理想的應用程式復原時間和復原點目標仍然很遙遠。由於可用性很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即便現在停機還沒有導致嚴重後果,但如果將來出現停機,仍然很可能會導致嚴重問題。
停機時間不斷增加
儘管ITDM確實反映可用性已有提升,但大多數企業的營運效率欠佳。結果是停機仍嚴重限制了企業的可用性,威脅到他們進行日常工作以及打造持續上線企業的能力。
ITDM反映其企業每年平均經歷15次計畫外停機事件。每起停機事件的持續時間也延長了。計畫外關鍵應用程式的停機時間從1.4小時增加到1.9小時,非關鍵應用程式的停機時間從4小時增加到5.8小時。停機事故和持續時間的增加對停機的平均成本有重要的影響,年度平均成本可能會高達1,600萬美元,這證明了經歷計畫外停機會給企業帶來巨額的支出。
ITDM還表示,降低成本的壓力阻礙了他們升級企業資料中心,這表示,一昧削減成本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在關鍵資料保護流程方面,減少投資將來有可能導致更高的成本支出。有超過六成的ITDM反映,停機會導致客戶信心受挫(68%)和企業品牌形象受損(62%)。
停機對於企業的影響顯著而深遠,而不僅僅局限於資料中心,甚至也不只是影響財務。此外,有大約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停機會導致員工信心受挫。這證明停機會對企業內部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進而影響到員工士氣和業績。
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還反映,停機可能會導致投入於長期關鍵業務項目的資源被分散,而這同樣會對企業的長期戰略產生更廣泛的影響。這也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節省資金的能力,再次證明了IT部門既要將停機時間減至最低,又要降低營運成本,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總結
要實現真正的業務永續營運,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大筆投資才能實現真正的可用性。要做的不僅僅是為員工提供設備,讓員工在途中也可以存取電子郵件。而是要保證所有資源均可存取,無論此資源是回應操作請求所必需的,還是只用於資料檢索,也無論是本地員工需要存取還是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員工需要存取。
資料中心很可能正在經歷大規模更新,即便不是現在更新,在不遠的將來也會進行更新。進行這些更新的最大驅動因素是保障每週7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存取,打造持續上線企業。
然而,IT部門面臨著將營運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壓力,從而限制了他們為更廣泛的業務提供支援的能力。與此同時,企業還要求IT部門加強安全性。在滿足上述目標的同時打造持續上線企業是否切合實際?
目前,大多數受訪者都沒有充分利用雲端。ITDM反映,他們的企業根本沒有使用雲端,或者即使使用雲端,也只是作為備份檔案的工具,以便進行還原和歸檔,而不是用於提高可用性。重視雲端主要是為了在出現問題時復原資料,而不是利用雲端更有創造性地使用備份來提高可用性。
企業如果希望避免遭遇重大挫折的風險,則必須阻止計畫外停機事故的次數和持續時間的增加。工作負載中關鍵應用程式所占比例在不斷增加,而停機很可能會影響這些關鍵工作負載,因此風險只增不減。這種影響將體現在財務和企業品牌聲譽等方面。有些企業為了將成本降至最低或保證嚴格的安全性,希望儘量減少採用持續上線做法。但是,這種做法會阻礙這些企業實現高可用性以及最終提高競爭力的目標。
打造持續上線企業讓企業可以在現代的經濟環境中擁有競爭優勢。對於企業來說,要繼續競爭、吸引最佳人才並取得成功,就必須採用創新的可用性解決方案。否則,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本文作者吳孔煜為Veeam亞洲及日本區系統工程師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