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技術 Deep Technology Deep Tech 通用科技 智慧國家2025

深耕基礎研究而非通用技術 新加坡超前部署深度技術

國家級數位轉型軍備賽 DeepTech新創崛起

2021-10-25
深度技術(Deep Technology,簡稱Deep Tech)泛指革命性,並能實際解決重大工程或科學問題的技術,而非針對消費者提供應用服務。常見深度技術包含人工智慧、腦機介面、量子科學、光子技術、奈米科技、先進材料,通常由新創或企業內部/大學的實驗室所組成,俗稱「黑科技」。

 

深度技術(Deep Technology,簡稱Deep Tech)泛指革命性,並能實際解決重大工程或科學問題的技術,而非針對消費者提供應用服務。常見深度技術包含人工智慧、腦機介面、量子科學、光子技術、奈米科技、先進材料,通常由新創或企業內部/大學的實驗室所組成,俗稱「黑科技」。這些技術最終有相當高比例應用於國防、太空領域、高階製造、綠能與先進農業。由於深度技術屬於基礎研究(Fundamental Research),許多國家如美國、歐洲與中國等皆大力投入深度技術開發,以在未來技術競爭時代取得一席之地。

深度科技與通用科技差異比較。(資料來源:SGINNOVATE)

相對於深度科技的為通用科技,兩者最大的差異並非技術本身,而是技術的用途。通用技術多用於商業使用,許多通用技術門檻不若深度技術高,創業者多落在20至25歲,也就是平常提及的創業黃金年齡。

深度技術則需要相當深入的學術知識,創業者多為博士級研究人員,因此年齡多分佈在35歲後。通用技術講求快速落地,市場、資金、技術、規模化缺一不可,深度技術主要要求資金與技術,由於技術生命週期較長,商業化程度不如通用技術快。最後,通用技術受到法規限制少,深度技術因為牽涉到生醫、國防、太空、先進製造等領域,牽涉到國家戰略資源分配,以及國與國技術角力,因此許多國家對於深度技術的商轉或技術移轉均設有嚴格規範,以防他國以挖角或收購方式取得敏感技術。

SGINNOVATE為新加坡深度科技的推動者之一。(資料來源:SGINNOVATE)

深度技術興起的主因有四項:第一,數位基礎建設逐漸成熟,提供科研人員整合各種技術,並嘗試將不同技術融合以解決重大問題(綠能、AI普及化、太空探索);其次,雲端工具的成熟大幅降低運算成本,這對於需大量資料分析的深度技術而言相當關鍵;再者,硬體與材料的取得成本降低,提高實驗的規模化能力,減少基礎研究過渡到應用研究的時程;最後,智財權與專利的保護機制逐漸完善,企業與政府對於無形資產價值的認可提高深度研究的可行性。其他原因,如疫情的發生促使產業轉型,許多企業正嘗試開發新技術數位化,或是ESG成為趨勢,讓再生能源、仿生材料的需求大幅提高。

新加坡政府扶植SGINNOVATE新創

新加坡早期發展是立基於加工出口的製造業,不過在1980年代面臨勞工短缺及生產力不足問題,再加上受到興起的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的競爭,讓新加坡意識到原本地理位置與勞動成本的優勢無法長久。

由於經濟體規模不足,新加坡政府深諳提升產業價值鏈重要性,著力於知識密集產業與打造未來產業的交流平台,因此在2014年公布「智慧國家2025」(Smart Nation 2025)計畫,透過各項措施建立智慧國家,同時吸引國外大型企業的技術與服務進駐,帶動整體技術位階。 SGINNOVATE為新加坡政府持有的私人深度技術投資機構,成立於2016年,前身為IIPL(Infocomm Investment Pte Ltd),一間成立於1996年的投資公司,是新加坡政府當時在出售流動網路頻譜後,獲得2億美元資金成立的國家級風險投資基金。該機構主要協助科研人員的技術商業化,以及協助技術人員成立相關企業。SGINNOVATE為新加坡政府新創扶植計畫「Startup SG Equity」所屬的特殊單位,其背後最大的支持者為新加坡神秘的主權基金-淡馬錫投資局。在技術選擇上,配合新加坡智慧國家政策,以智慧製造、仿生材料、醫療,以及智慧農業為主要領域。

Aicadium:淡馬錫神秘的AI卓越中心

SGINNOVATE確實是新加坡發展深度科技的主要機構,不過還有另一個機構卻秘密地整合AI技術,並讓深度技術規模化,這家名為Aicadium的科技公司事實上是淡馬錫的人工智慧卓越中心。與其他企業卓越中心不同的是,雖然都是特殊單位,但一般卓越中心為整合各部門頂尖人員,針對該公司轉型、技術、營運等議題提出內部解決方案;Aicadium的任務則是協助淡馬錫所投資公司(AI底層技術)生態化,並納入外部夥伴(應用場域)。

當前Aicadium主要處理技術為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以及預測性維護,結合SGINNOVATE的深度科技新創,讓各種B2B的AI技術得以規模化,可說是AI解決方案的製造廠。

眾所周知,當前AI應用最大瓶頸在於無法規模化,一部分在於資料模型建置不易,另一部分為AI人才過於缺乏,在這樣情況下,BasisAI打造端到端,從演算法到業務層面應用的平台,協助從數據到演算法的規模化。

超前佈局立足東南亞技術標竿

新加坡的技術戰略相當清晰:以資金與地利位置吸引新創與國際大廠設立研發中心,再將技術商業化,投入各種應用場域,最後實施規模化,輸出給鄰近國家,是國家的數位轉型。

從新加坡產業面來看,深度科技發展初期主要由技術驅動,當技術熱潮逐漸過去,資金進而替補,催化第二輪成長。當然,在市場需求未到時,產業會進入幻滅期,屆時大量新創因適者生存將而消失。當過去的科學問題已經變成了應用問題時,即是深度科技變現的開始。

<本文作者:Howie Su現為產業分析師>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