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三年前,網路市場出現了Thin AP(Access Point)的應用,不同於Fat AP,Thin AP單純地保留了通訊與設定功能,中央管控與稽核功能則轉由與Thin AP介接的、類似網路交換器的中央控制設備來掌理,簡化企業無線網路的部署與身分管理,其優勢便是強調使用者終端到AP端點,以及AP端點到資料中心的傳輸段落都能保持加密安全的環境,消弭企業過去對於無線網路是開放架構的老舊認知。
常見的無線網路傳輸規格從802.11a/b/g,到前兩年為人熟知的11n,可以說經過了三個世代,雖然WiMAX因為其傳輸距離與效能的潛在應用能力,一直讓無線傳輸規格之爭看不到休止符,無線傳輸規格802.11n的最終版本也尚未定奪,前些陣子仍有廠商把該議題炒得火熱,消費市場更出現標榜11n的應用商品,不過新技術所開發出來的應用產品要在企業環境普及,仍有待時間的考驗,通常一項新技發表之後,還需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見到成熟的應用產品受到企業採用。
Aruba Networks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柯萬柯(Dominic Orr)表示,無線傳輸設備與其他IT設備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率先採用者是小型企業,然後才開始延伸到大型企業。在台灣,除了中小企業之外,目前如台大醫院、台灣大學與台北市政府等知名機構,都已經陸續導入無線網路設備。
無線化到行動化 身分認證是關鍵
過去市場上無線網路設備普及速度不如預期中快速,主要原因在於光是「無線」的需求還不夠,要提升到「行動」的層面,才是驅使企業大量採購無線網路管理設備的動力。無線網路環境中的行動性其實是要滿足行動工作者的需求,「營造無縫的網路漫遊環境」的意義,大於單純只「建置無線網路環境」。無線網路應用的導入已經普遍可見於企業環境裡,接下來企業應該重視的是,無線網路產品是否能適用於與行動裝置進行網路通訊等各種傳輸應用。
隨著工作型態改變,行動工作者數量增加,行動需求將促使各種行動設備更加普遍,無線網路設備也必須支援行動設備,柯萬柯強調,「企業下一步應該以建立使用者為中心的行動網路環境為目標。」例如外商企業員工從外地到台灣出差,手上的行動電話會自動偵測當地無線傳輸系統,從最近的基地台位置發射傳輸訊號,並且識別該使用者的身分,當他透過VPN應用程式登入企業內網時,無線AP與中央網路控制設備還能判別其存取權限,「判別使用者身分」的管理概念有別於以往無線網路的安全機制,將成為下一波企業行動網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