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itan DCIM 資料中心 IT

Raritan CEO徐清一博士:DCIM沒有特效藥,美好成效需一步一腳印實踐

2015-02-13
資料中心不僅是企業資訊基礎架構的核心,也是一套複雜的物理體系。隨著IT技術演進,在虛擬化與雲端趨勢的帶動下,資料中心的容量與密度也跟著增長,造成資源過度耗用和性能效果不彰,甚至因而衍生出許多管理問題。
Raritan(瑞力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徐清一博士指出,今日資料中心的複雜度已經到了必須重新尋求IT Systems Management解決方案的地步,傳統以Excel、AutoCAD等管理模式,早已無法因應今日設備量與複雜度都大幅提升的資料中心需求,DCIM方案能有效地將複雜的資源管控化繁為簡,更能讓企業妥善應用與追蹤資源。

Raritan DCIM解決方案提供了電源監測與環境控制,以及資產管理與設備容量及變動管理等兩大面向監控。前者Raritan提供Power IQ來確實掌控監測數據,而後者則是以dcTrack協助企業針對資產以及容量管理進行全盤考量。視資料中心的需要,企業得以選擇從能源以及環境的量測監控切入,或是從資產管理著手,再進一步由點到面擴展到全資料中心的資源管控。

隨著愈來愈多DCIM解決方案問世,再加上企業對於DCIM方案的接受度節節上升,使得DCIM市場日益熱絡。然而,徐清一博士也觀察到,由於市場對於DCIM的定義仍不明確,而且許多供應商僅僅只為DCIM繪出一幅美好藍圖,卻沒有提供資料中心管理者正確的資訊,以致於有不少企業在導入DCIM之後,並沒有享受到DCIM的美好,反而對DCIM的價值感到懷疑。

「舉例來說,不少企業一直誤以為DCIM方案是一項萬靈丹,只要部署DCIM,便能一次解決營運過程中所面臨的所有挑戰。事實上,這存在一個非常大的誤解,DCIM確實是一項有力的工具能夠協助企業簡化管理,但並非一蹴可幾。」他以個人經驗說明,一般管理人員在選定DCIM功能模組之後,會再加上該企業自行開發的軟體或第三方開發的軟體來因應企業營運管理上的需求,通常這需要施行約莫一年的時間才看得到成效,並且在之後才會決定要不要擴充。

在企業案例中,也常聽聞,因廠商隱匿前置資產盤點工作的必要性以及事後對使用者教育訓練的規劃所需投入的人力以及成本,因而最終導致DCIM失敗收場的消息。徐清一博士認為,導致失敗收場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沒有取得正確的數據。「DCIM提供的是一個可靠的資料庫,正確的資產盤點才能取得正確的數據,有了正確的數據,才能被信任。如此也才能讓所有的資料中心管理人員以同樣的方法檢視與通訊,透過共同通訊與管理的工具來增進溝通效率。」

「因此,教導管理人員如何取得正確的數據,並且確保維運的程序都是透過DCIM方案來執行也是一項甚為重要的關鍵,如此才能確保資料的正確性。」他指出,這些數據的取得都不是系統安裝建置完就得以自動實現,包括IT人員的管理流程都可能必須面臨調整與改造。「就我們的經驗,企業每花費1元成本採購DCIM方案,同時就大約必須花費1元成本投入前置作業與後續的規劃。」

徐清一博士強調,Raritan不同於其他供應商,在與企業接洽的初期一定會如實地告知這些必要的前置工作與投資,並且確認企業投入的決心。因為唯有企業能確定進行事前資產調查以及事後程序訓練,DCIM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成立於1985年,長期致力於KVM領域,憑藉著創新、熱情以及其專業技術,Raritan(瑞力登)協助無數企業管控電腦、伺服器及其他裝置,以減少停機時間並且大幅提高生產力。2007年更擴展業務領域,投身大型資料中心機架智慧型配電裝置、感測器網路與能源管理系統,並於2009年推出DCIM解決方案,藉由軟硬體系統整合以及精密的資料擷取技術,協助企業因應資料中心營運管理挑戰。至今,包括Gartner以及IDC等市調機構所發出的調查報告中,均已肯定Raritan於DCIM產品的成熟度以及市場表現。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