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AI 能源 假訊息

Amazon 技術長 Werner Vogels:2025 年及未來五大技術趨勢預測

2025-01-13
身處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社會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運用科技造福社會成為一個兼具道德責任和營利機會的雙重課題。從潔淨能源創新為永續發展開闢新方法,到各種工具使用人工智慧(AI)打擊虛假訊息,正見證科技以啟發性的方式增強人類的創造力。以目的為導向的科技崛起,正重新塑造我們與網路世界的關係,它更加提倡專注與身心健康,而非單純的吸引注意力。同時,以使命感為導向的勞動人口也在嶄露頭角,他們的動力不僅來自於經濟回報和職業升遷,更源於內心深處對世界發展帶來正面影響的渴望。未來幾年,科技將不僅是用來創造正面影響的工具,它將徹底重新定義對「成功」的理解。

!此為分頁標誌前台不顯示!

以目標為驅動的消費科技日益普及

一種微妙的轉變正在發生,它正在重新定義我們與消費科技的關係。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從無止境的訊息轟炸中找到庇護,有些裝置優先考慮正念、專注和深度思考,而不是一連串的短暫刺激。預計2025年以後,科技將不再是干擾的因素,而是成為幫助提高專注力和進行深度思考的有力工具。

在電子設備成為民眾訊息接收主要管道的時代,爭奪用戶注意力已發展成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龐大產業。每一次滑手機、每個標題、每個通知,都是為了吸引注意力而精心設計的。這種對用戶注意力干擾的行為,已然引發了用戶焦慮、抑鬱以及注意力分散等負面影響。從2009年到2022年,美國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媒體的比例從50%增加至95%,心理健康狀況也隨之惡化。72%的美國高中教師認為學生頻繁使用手機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已成為重大隱憂。美國心理學會調查發現,頻繁查看手機的人承受更高的壓力。而TikTok的內部文件顯示,用戶只需使用35分鐘就會上癮。這些趨勢突顯了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檢視與科技的關係,強調有意識、正念使用的重要性。

面對網路干擾的挑戰,一場以「有意識地斷網」和「審慎使用科技」為主題的運動正在全球興起。許多地方的學校實施手機禁令,效果顯著。例如,美國波特蘭Grant高中的學生在午餐時恢復面對面交流,使課堂專注度提升、校園霸凌減少。成年人也興起「強制斷網」的趨勢,如荷蘭阿姆斯特丹的The Offline Club,為人們提供一個遠離網路干擾的空間,迅速吸引超過15萬人關注。這些措施象徵思考和使用科技的方式發生廣泛的轉變。

亞馬遜的文件寫作流程是一個典型例子:不論職位高低,員工都被期望將好點子落實成文字,撰寫出有說服力的敘述。文件準備好後,大家會聚集在一起,靜靜地閱讀並做筆記,然後討論。這個過程要求每個人專注,真正做到「在場」。隨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科技的依賴加深,預計將有更多組織採納這種策略,強調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創新者們正關注這個變化,一股新興的、目標導向的裝置潮流正在崛起,為了促進有意識的使用和深度思考狀態,即「心流狀態」,電子書閱讀器如Kindle長期鼓勵沉浸於閱讀。現在,這個趨勢正擴展到更大的範圍:極簡手機僅保留通話和簡訊功能;相機專門用於拍照而不是上傳到社群媒體;獨立音樂播放器讓我們享受音樂,遠離訊息和通知的干擾。

這種轉變不是要放棄上網,而是要有意識地選擇如何使用科技,讓科技幫助實現目標,而不僅僅是分散注意力。這是一個微妙的平衡。我個人每周會空出一個下午來讀書,關閉手機和電子郵件,專心閱讀學術論文或研究最新的AWS服務。同樣,眾所周知,許多高效率的高階主管也會在一天開始時把手機置於一旁,集中精力與提升認知能力,這種做法得到史丹佛大學生活方式醫學專家的認可。

這些做法與荷蘭的「niksen」概念相呼應,即有目的的閒暇,或稱「什麽也不做的藝術」。對美國人而言,這類似於冥想式的白日夢。這種方法強調,在複雜的世界中,擁抱簡單有助於重新調整科技與我們核心價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透過回歸目的導向,可以提升與科技的關係,確保科技成為賦能的工具,而非干擾注意力的源頭。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