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儲存 AI 永續 容器 災難備援 DR NAS 鬆耦合 緊耦合 物件儲存 零信任 網路韌性 不可變快照

資料碎片化帶來更高複雜度 利用AI威脅檢測成大勢所趨

現代化儲存趨勢席捲亞太 統一介面解決資料管理

2025-02-04
隨著企業快速推進數位轉型,資料需求已引發IT儲存策略的重大轉變。由於資料呈指數級增長並分散在各處,過去為不同的工作負載提供迥然不同且彼此孤立的儲存解決方案,顯然已無法因應企業所需。

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預估,到了2029年,超過80%的非結構化資料將部署在整合式儲存平台上,而不是單獨的檔案和物件儲存方案,這個比例已經遠高於2024年初的40%。

亞太三趨勢影響儲存發展

Nutanix亞太及日本地區技術長暨解決方案工程副總裁Daryush Ashjari指出,2025年亞太區有三大趨勢驅動企業儲存發展,首先是非結構化資料快速增長,企業需要新的方法來應對,尤其是在混合多雲的架構下,提供一個可以無縫整合的統一管理的介面將蔚為關鍵,且不論資料位於何處,都要有統一的存取控制管理準則。

「未來,包含資料湖(Data Lake)與物件儲存(Object Storage)都可能會有較明顯需求,但是我們認為靈活性也不可或缺。」他提到,一個能夠對企業同時提供檔案、物件儲存甚或是傳統區塊儲存的靈活方案,是現代化儲存所必須的。

另一項趨勢則是資安威脅。面對不斷增加的網路威脅,從儲存端,企業現在已經可以採取加密、存取控制、備份等措施來加以因應,但是利用AI做到威脅檢測也非常重要,特別是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將生成大量的資料,儲存系統除了高效、低延遲的需求外,還必須要能提供即時的資料分析功能。

最後則是永續性,隨著資料的大幅增長,企業希望能夠減少碳足跡與能源消耗,Daryush Ashjari提到,這也是Nutanix一直以來專注的地方,Nutanix雲端基礎架構(Nutanix Cloud Infrastructure,NCI)結合了虛擬化、伺服器、網路以及儲存系統於一身,將有助於企業達成節能減碳的目標。

節能減碳是新架構的順帶好處

面對數位化浪潮與全球ESG永續倡議,Nutanix也協助知名的居家用品製造及國際貿易業者飛綠(Felli Group),積極落實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實踐資料驅動決策的願景以及淨零減碳目標。透過導入Nutanix超融合基礎架構,除了提升了SAP ERP系統效能、節省雲端費用支出之外,也在Nutanix設備上部署SAP Business Warehouse系統,建立企業內部資料中台,以利於未來萃取及應用,快速調整戰略方針。

在更新ERP的過程中,飛綠透過將過去的三層式IT基礎架構改為超融合基礎架構的改變,讓機櫃空間大幅縮減,IT能耗也大幅減少62%。與此同時,還獲得高效的管理與保護,減少了IT管理複雜性,確保安全與高效運作。

Daryush Ashjari指出,在亞太區幾乎所有的企業客戶都有必須達到綠能相關要求的需求,採用新的儲存科技,自然而然就能減少能源與能耗的排放,這是新架構順便帶來的好處。舉例而言,NVMe SSD不管是在容量或是效率上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對於減少能源消耗與熱排放都有不錯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來達到永續目標。但是,隨著AI與大量使用GPU的工作負載變得越來越常見,對想要達到永續目標的企業反而構成挑戰,儘管儲存系統做出了貢獻,但因為AI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將形成一股拉鋸的力道。

內建資安韌性 偵測防堵且快速復原

「其實綠色永續課題只是現在企業面臨非結構化快速增長下的其中一項挑戰,效能與安全性也亟需克服,而要解決這些挑戰,具備統一的介面來進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資料碎片化的發展也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複雜性與困難度,原因即在於當資料分散在邊緣端、公有雲、私有雲或是生產環境時,可能會採用不同工具或解決方案來操作,同時也會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管理,複雜度也會隨之攀升。 此外,資安韌性也是目前企業非常關注的議題,最好能與資安解決方案進一步整合,做到網路防護、端點防護以及存取防護等等。例如Nutanix Data Lens是一種以SaaS為基礎的應用程式,結合Nutanix統一儲存(Nutanix Unified Storage)後,即可透過偵測、阻止和監控功能,率先追蹤可疑活動並防止攻擊發生。

「我們確實觀察到網路駭客會利用AI開發新的勒索軟體,而應對之道就是要把資安韌性建立到儲存設備中。」Daryush Ashjari提到,傳統上儲存設備確實並不會負責偵測勒索軟體或是強化資安韌性,這些是資安軟體公司的責任範圍,但現在的趨勢是這些功能必須直接內建到儲存方案中。

Nutanix亞太及日本地區技術長暨解決方案工程副總裁Daryush Ashjari指出,企業需要新的方法來應對非結構化資料增長。

舉例而言,Nutanix在解決方案中便內建了可針對物件、檔案系統以及區塊儲存提供行為偵測檢測模式,其可以偵測一般使用者在存取檔案時候可能會出現的行為,以及哪些行為可能是反常。一般而言,勒索軟體可能快速地加密某些檔案,而這個偵測功能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去阻止該「使用者」進一步存取檔案。而即時備份與復原功能,能協助企業就算遭到勒索軟體攻擊,也可以快速地復原到被勒索前的狀態。

運算儲存解耦 擴充更彈性

應對非結構化資料帶來的挑戰,企業需要同時能夠提供可擴展性、儲存容量以及效能的解決方案,除了更高容量SSD、NVMe和進階快閃記憶體等儲存媒介的創新,來實現將更多的儲存在更小的實體空間外,Nutanix也把超融合基礎架構的運算與儲存解耦,亦即若企業只有儲存需求的話,也可以單方面增加儲存節點來增加容量。反之,如果只有運算需要補強,也可以單獨增加運算節點。

根據Gartner預估,到了2029年,100%的儲存產品將包含網路儲存(Cyberstorage)功能,該功能專注於主動防禦,而不僅是從網路事件中進行復原,此一比例遠高於2024年初的20%。

Daryush Ashjari強調,在企業儲存增加額外的安全防護有其必要性,有兩大重點應該是解決方案應該要提供的,一是行為模型偵測,另一則是根據特徵辨識進行偵測。顧名思義,行為模型偵測即是持續地監控使用者或是應用軟體對資料存取的行為,假設偵測到加密或是非授權使用者存取以前沒有存取過的,在第一時間就會被介入阻止。而特徵辨識則是辨識勒索軟體的軟體特徵,透過不可變備份以及自動備份等模式來增加資安韌性。

「不只如此,零信任模型對於儲存解決方案也非常重要。」他最後指出,在傳統存取模式下,儲存系統會依據使用者的存取權限分配一個存取金鑰(Token),讓使用者去做相對應的存取,但是在零信任模型環境下,會在更多的節點中驗證使用者是否真的有權限來存取這份檔案,以便進一步把關。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