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2020-05-19
網管人雜誌過去已經連續六期針對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進行了深入探討,說明了各種類型系統的特性以及優勢和缺陷,本期就來探討如何將多種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共同使用、該考量及注意之事項。
2020-04-27
上集文章已經討論了主機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主要元件,並且探究經常部署的架構,解說如何挑選中介軟體的位置,並剖析主機架構。本文將接著說明主機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安全性能,討論其管理性能,並且提出實作和操作上的建議。
2020-03-10
延續網管人過去連續五期對於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探討,已經探討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原則、元件、網路型、無線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網路行為分析系統,本期就來探討第四種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主機型。
2020-02-25
過去四期對於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有深入的探討,已經介紹過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原則、元件、網路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以及無線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本期文章將接著探討何謂網路行為分析系統,並進行實作方面的解說。
2019-12-10
針對無線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上集文章已經介紹過了無線網路的運作原理及標準、元件構成,也詳細講述了該類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主要元件及架構,接續其內容,本次下集文章將接著探討無線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安全性能與管理能力。
2019-11-05
延續網管人過去三期,已經探討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的原則、元件、網路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本文將分成上下兩集介紹無線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上集先講述無線網路的標準、元件,以及可能遭受的威脅,然後介紹該系統的主要元件及架構。
2019-10-08
上集文章說明了網路運作的基礎原理,並介紹何謂「網路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以及它所提供的資訊蒐集、Logging、偵測、預防等安全性能。本期下集將接著說明該類型系統的相關元件與架構、所提供的防禦性能,並講述如何落實管理。
2019-09-30
網管人前兩期已說明了入侵偵測暨防禦的原則、主要性能,並介紹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相關技術。後續將要獨立探討「網路型」、「無線型」、「網路行為分析系統」、「主機型」等四大類型的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而本期文章先探討網路型入侵偵測暨防禦系統。
2019-07-16
本文將介紹入侵偵測及入侵防禦系統的基本元件,包含傳感器、管理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以及控制台介面,然後說明如何抉擇網路架構,善用各種安全性能,探討實務上經常出現的各種管理議題,最後說明如何持續維護。
2019-06-25
本文一開始先講解何謂入侵偵測與入侵防禦,藉由入侵偵測系統或入侵防禦系統的幫助,企業在日常營運時就能夠更即時且有效率地應對資安事故並早防範。接著,也說明了入侵偵測及入侵防禦的原則,並且分析它們的主要性能與常見的偵測技術。
2019-04-11
企業面對資安事故,需要龐大的專業人力與經驗才有辦法妥善處理,單就事前準備和日常運作,所須投入的人力、物力或許就已經超出不少企業所能承受的範圍。但保有正確的資安觀念,做好事前準備與事後處理步驟,仍然可以讓資安事故的傷害降到最低。
2019-03-25
事故處理要能更趨近完美,必須仰賴最早期的事前準備、專業的團隊,以及足夠的資源等綜合因素的整體配合。本文雖僅著重在資訊安全事故處理方面,但其中有許多觀念,同樣也適用於企業事故處理或營運持續管理等方面的應變步驟。
5G/WiFi無痕匯流 重塑企業無線網路
SASE雲平台守護製造業聯網安全
雲服務打造AI驅動製造藍圖
AI賦能引爆生產力與營運效率
企業級SASE安全瀏覽器 兼顧生產力與防護勒索竊密
克服量子運算破解加密危機 PQC守護憑證與機密資料
電網互動式UPS整合儲能 穩定調節供電助力智造轉型
GAI賦能製程再進化 機器人自主運行前景可期
資料保護策略軟硬整合 智造現場/研發/韌性全到位
效能、容量、保護三位一體 QNAP 短機身 TS-h765eU 強勢登場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1期
2025年4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