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軟體式監控資料庫活動的IBM InfoSphere Guardium,難免會遇到用戶擔心影響線上資料庫運行效能。對此台灣IBM軟體事業處資深技術顧問張寅建說明,其實Guardium特別之處是不耗用資料庫系統資源,因為其架構是將耗用資源的工作交由另一台控管伺服器來執行,資料庫系統上則是安裝S-TAP代理程式,負責擷取資料庫系統記錄傳送到控管伺服器,需佔用的資源並不多。其他像是資料分析、查找、儲存、報表產出等執行動作,都是在控管伺服器上執行,跟線上資料庫系統可說完全區隔。
且Guardium為了進一步提升處理Log效能,現行的新版已可運行在64位元作業系統環境。「通常我們會建議用戶先定義敏感性資料,或者是針對擁有可存取機密資料的帳號執行記錄,才能更精準也不致讓資料量過大。」張寅建說。但台灣企業卻是傾向建置全記錄,如今控管伺服器搭配64位元作業系統,可依據處理器運算效能、記憶體擴充能力,調配同時間處理的執行緒數量,更加提升全記錄的運行效能。
|
▲台灣IBM軟體事業處資深技術顧問張寅建提醒,只要企業內部資料庫系統內存放足以影響營運的機敏資料,不論是否屬於個資,皆應正視活動記錄機制的必要性,萬一不幸遇到訴訟案件時才可為佐證依據。 |
他表示,近來甚至有已建置資料庫活動監控機制的客戶,除了稽核之用外,還從中發現更多應用價值。由於交易活動記錄內包含SQL陳述式,這些描述指令其實可以反應程式碼撰寫的方式,是否會造成效能瓶頸等問題,亦可藉由記錄來找出潛在因素,供效能調校參考。
近來資料外洩新聞事件持續爆發,的確讓企業提高對於高權限用戶的警覺心,但張寅建認為,處理方式絕非採以阻斷限制,而是必須更加著重於完整性記錄。「存取資料庫的特權使用者行為,必須採用『監看』而非『身分控制』,此時協助記錄的機制就得以發揮功效,不論帳號權限高與低,皆能詳加記錄,如此才能綜觀資料庫的所有行為。」
如同個資法中提及「必要的組織、必要的管理」,資料庫控管的下一步勢必會朝向職責分離(Separation of duties)發展,而非讓資料庫管理者掌握所有最高權限。例如取消執行Select指令的相關工作,只有程式開發者平日須進行功能驗證測試,才有需要開放該指令以查看資料內容。儘管如此,程式開發者也不該觸及線上真實的資料,應該是經過轉譯後的非正式資料。只要依據工作者所屬職責開放所需的權限,如此才能在不影響正常工作前提下,杜絕特權用戶濫權執行的狀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