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由雲端、巨量資料、行動裝置、社群媒體支撐的第三平台,儲存技術也走向了軟體定義(Software defined)。儲存裝置不再是傳統獨規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開放式且通用型的架構。
IT產業正在進行一次重大轉型,從80年代開始的主從式架構正因為第三平台的興起而受到嚴峻的挑戰。依據IDC的定義,傳統Client-Server架構屬於第二平台,而近期相當熱門的行動運算、雲端服務、巨量資料以及社群網站等四大領域,則是第三平台的重要支柱。基於這四大領域所發展而來的新興技術,正讓IT面臨許多難題,不管是在專案規劃、解決方案的選擇、人才培訓,甚至是預算分配上都是如此。
EMC台灣分公司業務拓展總監李百飛指出,從第二平台發展到第三平台,概念明顯有所不同。相較於第二平台有數萬個App與數億個使用者,第三平台所運行的App以及使用者,遠比第二平台都要來得更多,總數高達數百萬個App與數十億個使用者。在第三平台環境下,如果企業仍然以過往的概念來打造儲存環境,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不僅成本變得很高,商業化以及延展性都將無法支撐企業快速變化的需要。
因應第三平台環境 軟體定義、硬體脫勾
面對由雲端、巨量資料、行動裝置、社群媒體支撐的第三平台,儲存技術也走向了軟體定義(Software-defined)時代。儲存裝置不再是傳統獨規的設計,基於專屬控制器再佐以自家的作業系統及資料保護功能,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開放式且通用型的架構,將儲存設備的功能與硬體脫勾,概念類似一台內建大量硬碟的伺服器,藉由軟體即可實現作為儲存裝置的功能,換言之,以DAS的架構即可取代SAN或NAS。
李百飛提到,「軟體定義」的世界已經來臨,即便是儲存廠商自己都必須因應第三平台而做出改變,EMC也不例外。「EMC正在從儲存硬體供應商轉向軟體定義儲存,某種程度來說,也就是轉型為軟體供應商。」
|
▲第三平台上所運行的App及使用者總數,遠比第二平台要大量且複雜,也驅使IT基礎架構走向「軟體定義」的時代。 |
他解釋,未來,在EMC的產品線中,除了高階的儲存裝置還無法轉變為Software-only之外,中低階以下的儲存設備,EMC都可以純粹只銷售軟體,讓企業在通用型的伺服器之上執行。其他像Hadoop或是物件儲存應用都可以套用這種方法在通用型的硬體中提供,企業可以購買本地品牌,也可以購買國際大廠的x86伺服器都無損於架構應用,如此一來,便可以打破過往企業認為硬體採購會被業者「綁架」的疑慮。
不同架構仍將並存 依工作負載規劃
即使未來的儲存需求會大幅朝向第三平台傾斜,但李百飛強調,第二平台與第三平台的儲存架構還是有共存的必要。資料中心有不同的工作負載,企業內部還是有需要高運算能力的系統,例如交易平台、資料庫,或者是把每一台伺服器的效能榨到極致、需要更高的IOPS來支援的虛擬化基礎架構。但另一方面,企業也可能會希望在內部建置一個雲端的分享空間,例如檔案同步與共享或對On-line備份與歸檔有所需求等等。
他指出,前者因為需要高IOPS來支援,因而適合採用傳統儲存架構,而後者則適合第三平台的通用型儲存架構。「企業應該依照工作負載來選擇適合的儲存設備,不是要用高運算能力的儲存系統來因應第三平台的需求,也不是要用第三平台的儲存架構來支撐高運算的應用,資料中心需要高階、極限的儲存系統,也需要以容量空間為主的應用架構,這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通透彈性管理 融合打破單機運作
濫觴自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的溝通與合作共享,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已經打破了舊有單機運作模式,所有的資源,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儲存空間都被Pooling在一起,伺服器、網路以及儲存設備不再有清楚的界線,從硬體的角度來看,可能就只有通用型的主機,只是透過軟體去分工而已。
「也因此,在第三平台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李百飛說明,未來在一台伺服器中,除了執行的應用服務之外,同時也會提供網路以及儲存設備的功能。而且多台伺服器還可以整合起來成為一個Pool,伺服器可以執行更多個應用程式、網路虛擬化後可以有效地分配網路頻寬,而內建所有的硬碟可以聚合起來成為一個大的儲存池,再分配出去。「換句話說,運算資源變大了、網路速度變快了,儲存速度變快了,以後不會再有伺服器、網路、儲存各自為政的情況,而是在一大群伺服器中,處理器、記憶體、網路以及儲存空間全部通透分享。」
如此一來,當企業內部基於工作負載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儲存架構設計時,管理將是企業面對的首要難題。好比說如何將傳統磁碟陣列的資源與通用型伺服器內部資源加以整合,視為一個大的資源池,並且可以依需求規劃合宜的空間,讓File、Block、Object與HDFS都分配適宜各符所需,將會是未來管理上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