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最新2024(今)年度《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數據顯示僅5%台灣企業在部署和運用AI技術有充分準備,明顯低於去年的19%。反映企業在採用、部署及充分運用人工智慧所面對的挑戰。當今市場瞬息萬變,業界亦預期人工智慧將對企業營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人工智慧準備度的差距尤為關鍵。
《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以雙盲問卷形式進行,訪問亞太區14個市場中共3,660名領導者,包括200名來自台灣的受訪者。調查受訪對象來自擁有500名或以上員工的企業,他們負責其企業內的人工智慧整合和部署。調查以六大核心為主:策略、架構、數據、治理、人才及文化,全面評估企業的人工智慧準備度。
人工智慧已成為業務策略的基礎,企業採用和部署人工智慧技術的迫切性日益加劇。在台灣,近乎所有企業(99%)皆認為在過去一年部署AI的急迫性顯著提升,而這一趨勢主要由中階管理者及業務部門主管推動。此外,台灣企業正投入大量資源於人工智慧,43%企業表示已將其10%至30% 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部署。
儘管許多企業在網路安全、IT架構、數據分析及管理等領域進行大量人工智慧投資,許多公司仍表示這些投資的報酬未達到預期。
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總裁Dave West表示,隨著企業加速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必須採取全方位策略,在實現人工智慧抱負的同時提高準備度。今年的《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顯示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潛力,企業需要現代化的數位架構,以滿足負載人工智慧工作所帶來的電力需求及網路延遲要求。這同時需要藉由配備適當的可視性來實現業務目標。
主要調查結果:
- :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的人工智慧準備度下降幅度最大,在運算、數據中心網路效能及網路安全領域均存在不足。僅17%台灣受訪企業擁有滿足目前和未來人工智慧需求所需的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Us)。而僅有16%台灣企業有足夠能力透過端對端加密、安全稽核、持續監測及即時威脅回應,保護人工智慧模型中的數據。
- :過去一年,人工智慧已成為台灣企業優先支出的項目,43%企業將10%至30% 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項目。人工智慧投資主要集中在三個策略領域:IT架構(34%)、資訊安全(32%)、以及數據管理(26%)。企業期望實現的三項主要成果包括:提高系統、流程、營運和獲利能力的效率、增加企業收入和市場佔有率,以及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好的體驗。儘管企業已增加人工智慧投資,平均約三分之一的台灣企業表示在優化、輔助或自動化現有流程或營運方面沒有取得成果,或是投資報酬未達預期。
- :企業核心人員對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壓力和急切性日益增加。44%台灣企業表示中階管理者及業務部門主管正主力推動AI部署,執行長及領導團隊(39%)和企業領導人及團隊成員(37%)則緊隨其後。目前,台灣企業正加快腳步增加投資以克服困難,迎接人工智慧驅動的轉型。調查顯示,23%台灣企業預計在未來4至5年內將逾40% 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投資,與目前表示將相同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的企業(3%)相比,比例大幅提升。
企業明白自己需要做更多準備,才能有效運用人工智慧。39%台灣企業將優化IT架構的可擴展性、靈活度及可管理性列為首要任務,進而提升整體人工智慧準備度。
每個核心領域皆面對不同挑戰,唯一相同的困難:面臨技術人才的不足。受訪企業指出這是架構、數據及管治方面的主要挑戰,並強調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迫切需求,以推動人工智慧項目。
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人事與社群副總裁Anupam Trehan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發展,人才將成為企業關鍵的競爭優勢。人工智慧各方面的技術人才出現短缺,意味著企業需要投資於目前的人才庫,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與此同時,公共及私有企業、教育機構和政府均須共同努力培養當地人才,讓整個生態系統能夠受益於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