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韌性

資安韌性保障醫療品質

2025-10-23
醫療照護體系正承受多重壓力,不僅必須降低員工倦怠、控制成本、突顯競爭優勢,還要同時拓展病患數與收入來源。醫療IT專業人員更須面對持續不斷的網路攻擊。

《2024年全球威脅情報報告》指出,攻擊者正運用生成式AI強化社交工程與網路釣魚,並散布錯誤資訊;勒索與恐嚇攻擊造成的資料外洩,也讓機構蒙受重大損失。若要提前準備,醫療機構須從提升資安成熟度、保護備份避免昂貴的復原代價,以及守護醫療數據以加速營運恢復三方面著手。

縮小攻擊面是限制攻擊者滲透途徑及存取範圍的關鍵。由於醫療資料高度敏感,醫療機構宜落實多重要素驗證(MFA)、定期弱點掃描與網路分段等措施,藉此強化防護並確保合規。同時,即時偵測與回應對醫療IT系統的防護至關重要,採用AI驅動的工具如託管式偵測及回應(MDR),能迅速識別並緩解威脅,再搭配AI Proxy等AI防護機制與定期滲透測試,有助於管理AI特定風險,確保系統的安全與可靠。復原計畫則須超越傳統的網路攻擊範疇,還要防範如LLM錯誤輸出造成的系統故障或AI運作異常。能快速將AI系統回復至先前版本,是維持營運不中斷的關鍵;完整策略必須涵蓋定期備份、明確的事件回應計畫與不可變儲存機制。

根據Dell Technologies 2025年的調查,有64%的商務與IT決策者認為,在遭受網路攻擊後依服務水準協議(SLAs)迅速恢復業務仍具挑戰。因此,醫療IT系統必須以「攻擊無可避免」的思維來規劃、準備與演練,並將焦點放在縮短中斷時間與加快恢復營運。這樣的準備需要AI整合的解決方案來加速資料復原與減少遺失,進一步提升面對網路威脅時的資安韌性。不可變且隔離的儲存機制能確保備份一旦建立便無法被竄改或刪除,並透過隔離環境避免在攻擊波及醫療IT系統時連帶受損,成為資料復原的最後防線。資料加密則透過數位金鑰鎖定資料,讓只有授權使用者能解密與存取,確保敏感資訊在任何情況下皆受到嚴密保護。而資料驗證的程序,則能確保備份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使資料在需要時能可靠可用。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