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字機到個人電腦,一直到日常生活廣泛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科技。過去十年,包括機器人、自動化以及人工智慧(AI)的驚人發展,促使我們與科技的關係產生大幅的轉變,造就出以往未曾有過的效率、統一性以及可能性。
許多人從Starlink公司這類令人炫目的科技,觀察到進展的表象,然而真正實質的創新其實是肉眼察覺不到的:它們隱藏在自主化基礎架構的各種進化之中。
如果要IT專業人士在十年前預測未來,他們必定會說大多數應用與數據都會放在公有雲環境運行。然而,這些預測低估了本地端IT基礎架構的引力,以及將眾多應用與數據遷移到公有雲所涉及的可觀成本以及複雜度。
本地端IT基礎架構絕不會消失,而是演化。現今的基礎架構不再像以往得用人力進行繁瑣的管理,當前的趨勢是類似雲端的基礎架構與運作,發展出可擴充運算、儲存、網路等資源的能力,自主式機動地快速隨需調整。為此,我們將持續發展各領域的自主化功能,以及關注智慧型控制器的演進,包括負責維運的軟體,以支援基礎架構的整個生命週期。
以自駕車為例,現今人類駕駛可告訴車子想前往的目的地—加上車道輔助、導航、自動停車等系統的進展—這類具備感知週圍環境能力的電腦,能代替人類執行多種功能(像是轉彎處自動減速、保持與前車的車距等)將車開往目的地。IT基礎架構方面也是如此—先進自動化技術讓管理者能告知想要的商業結果,系統就會推算出最好的執行方法。正如同高層級的自主機制能分擔駕駛人開車的責任,自主機制也能減輕IT基礎架構管理者的工作負荷。
在最理想的IT營運狀態,基礎架構能夠完全自主部署、供裝、管理以及修復。雖然尚未達到這樣的狀態,但自主式運算的演化從未停歇。技術的進步持續加速,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因應運算與智慧化控制器的到來。這樣的系統能承擔所有營運責任。當複雜的管理任務移交給智慧式控制器之後,專業操作人員就能騰出時間,轉而執行更具生產力與策略性的任務。這樣的新局勢將超越以往種種限制,生產力將攀升至新高度,各種新產業與職務也會應運而生。
在軟體與分析技術的驅動下,所有組織未來都會變成數位化組織,而IT基礎架構策略必須以維持效率為核心要務。本地端雲端環境,包括高度自主化基礎架構將是達成目標的利器,消弭各種複雜性,協助組織發揮更高效率與策略價值。顯然許多科技預言者先前做了錯誤的判斷,對於想要真正轉型的單位而言,智慧化的自主式基礎架構日後一定會扮演核心要角。
<本文作者:廖仁祥現為戴爾科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