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與雲端運算已經成為趨勢,不過台灣還有許多企業尚未導入虛,往後勢必會形成一股強大的需求。當下的人才培育,原本就是為了填補日後的供需缺口,現在開始學習正好趕得上。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台灣企業總數超過127萬家,而其中屬於中小企業的佔比則超過了97%。受限於企業規模與成本預算,多數中小企業內部的IT人力普遍不足,在身兼多職的情況下,企業多半會尋求系統整合業者的協助,透過系統整合業者的顧問服務來減輕IT負擔,同時讓企業的營運與服務得以順暢運行。
這看來合作無間的供應鏈組合,在奇科電腦資深技術總監賴玉斌的眼裡卻是大有問題。他認為,企業長期仰賴系統整合商協助的作法終將會改變,系統整合商與企業IT人員的合作模式,不應該處於顧問的角色,反而是執行單位。唯有當IT人員的能力愈強,才能減輕對系統整合商的依賴,而要實現主導關係,IT人員必須回到技術本位上。
商業軟體不是唯一解決方案
|
▲奇科電腦資深技術總監賴玉斌認為IT人員技術本位相當重要。 |
「不過就我的觀察,這條路還很漫長。」賴玉斌舉例,雲端技術已經談論了許久,企業也認同它能為企業節省成本、提高生產力。但即使是雲端最基本的虛擬化技術,許多工程師至今對於虛擬化都還不是很熟悉,從實體跨進虛擬的觀念模糊,對於「硬碟就是一個檔案」等觀念也很薄弱,「工程師們不知道虛擬化的運作原理,也不曉得為什麼要虛擬化。虛擬機器只是用來善加利用實體設備過剩的資源,如果實體設備已經很忙碌,那麼使用虛擬化則一點用處也沒有,然而連這樣的想法,至今也還沒落實。」
賴玉斌眼中的虛擬化,並不只是等於VMware、Microsoft或Citrix等商業軟體,而是涵蓋像OpenStack般的雲端作業平台及開放原始碼虛擬化技術。「從虛擬化到雲端,這一路的演進對於IT的專業技術衝擊不小,許多人不願意深究背後原理,唯一可解決的作法是投入預算選擇商用解決方案去實踐,然而這並不是落實虛擬化,甚至是雲端的唯一方法。許多大型雲端服務業者架構他們的雲端資料中心並不是採用商用解決方案,反而運用開放原始碼的虛擬化以及雲端技術,而這些技術集結後的表現,反而比商用解決方案要來得好,這正足以證明,IT人員技術本位的重要性。」
程式設計是王道
「幸好從現在開始準備還來得及。」賴玉斌指出,虛擬化與雲端已經成為趨勢,不過還有許多企業尚未導入,勢必往後會形成一股需求,而人才的培育原本就是為了填補日後的缺口,現在開始學習正好趕得上。「更何況,這些技術的變革並不是連最基本的技術都撤換,這些根本基礎都還存在,只是有了不同應用面的變化,TCP還是TCP、乙太網路依舊是乙太網路,只是運用的手法不同而已。」
隨著IT產業日趨成熟,工作機會成長相對也趨於走緩,雖然台灣企業總數超過127萬家,但根據104人力需求調查,2012年4月釋出的網管相關全職工作數,將MIS/網管主管、資料庫管理人員、MIS程式設計師、MES工程師、網路管理工程師、系統維護/操作人員、資訊設備管制人員以及網路安全分析師全部加總起來,也不過八千多筆,足以想見IT人員的競爭壓力。
賴玉斌認為,IT人員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遠,將本身的技能提升到足以能夠讓國外原廠認同,「我自己就待過思科原廠,當年的年薪待遇遠比一個月薪三、四萬的職缺要好的太多,一份四年就能實現買房的工作與十年還無法存滿頭期款的職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應該選擇那一方。」他提到,未來的五至十年內,雲端與嵌入式系統將是最熱門的兩個走向,另外行動裝置的程式開發也會興起,程式設計在未來將會是王道。
改變心態 就事論事
要進入外商工作,除了技能專長需要符合之外,就事論事的觀念也很重要。賴玉斌提到,許多外商在台分公司對於有能力的IT人員相當感興趣,但可惜的是台灣合適的IT人員相當難找,而且就算進得了外商大門,也因為無法一起共事而離開,導致許多外商在台分公司還是得仰賴進口的IT人才。
「原因就在於態度與觀念。」他提到,也許是因為國情不同,許多台灣人並不把「問問題」視為是一種解決事情的方式,反而認定這是一種質疑與挑戰,覺得對方為什麼老是針對自己,因而心生反抗心理。但是這些外商企業同時也很納悶明明只是問題的討論,為何當事者會有這麼大的反應,最後不歡而散。「其實,在多數的案例中,IT人員不適應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語言能力不足,反而是無法具備就事論事的處事方式,因而選擇離開。」
賴玉斌最後強調,虛擬化的變革為IT人員帶來不少衝擊,不僅僅是實體設備與虛擬機器轉換,就連網路也有了嶄新觀念,像是簡化資料中心網路,由三層架構改為二層架構,以及在傳統IP層虛擬LAN的環境,以便模擬出更多虛擬連接埠以應付雲端環境所需,這些都是技術上運用的變化,然而真正的底層技術並沒有改變,IT人員唯有瞭解這些來龍去脈,強化專業技能,才能一改對系統整合商的依賴,也才能走出職涯的另一片天。
至於剛入行的新手,賴玉斌同樣建議先往興趣扎根,並且往橫向發展,假設對網路管理有興趣,就先把網路學好,再往旁邊深入系統及程式設計。當三面向都有穩定的根基時,可多方考慮並參酌資深前輩的意見,選定方向再努力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