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思科採用異業結盟,富士通則是以自有的產品與設備組合,提供動態IT服務架構。一如整合式基礎架構(Integrated Computing Platform,ICP)的定義,這套動態IT服務架構同樣包含了伺服器、儲存設備以及網路、管理軟體,而從產品元件來看,目前除了網路部分沒有限定使用富士通自有的產品之外,大多數的元件都是自有的軟、硬產品。
台灣富士通解決方案推廣處產品經理劉紹志指出,富士通在企業雲端市場已經做好了準備,動態IT服務架構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一般而言,企業部署雲端環境需要歷經虛擬化、標準化以及自動化三個階段,而動態IT服務架構其實正對應了企業走入雲端所需的虛擬化、標準化以及自動化的三階段,並且將其納到動態IT服務架構的設計理念之中。
整體來說,動態IT服務架構具有幾項優勢,首先是企業所需的虛擬化平台。根據瞭解,富士通積極地與多家虛擬管理平台業者配合,除了現有的VMware、Hyper-V(微軟)、Xen(Citrix)等三家之外,未來更會陸續將SUSE以及Red Hat等採用的虛擬化技術納入支援,真正做到支援多種虛擬化平台(Multiple Hypervisor)環境。
而標準化指的則是硬體設備的模組化,劉紹志認為,標準化對部署雲端IT環境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但要在一個資源池中動態地存取資源,不同類型的設備很難相互整合,也不容易達到動態存取資源。而富士通已經將硬體做好標準化,例如雲端伺服器就是一套38個nodes、完全標準化的設備。
最後實現資源調度的自動化,則透過自動資源存取(Resource Orchestrator,ROR)這套系統管理軟體來達成。事實上,ROR系統管理軟體在動態IT服務架構中佔有關鍵地位,劉紹志表示,把整合式基礎架構分開來看是沒有價值的,因為重點在於所有資源的整合性,而富士通的ROR系統管理軟體,正是一套可以調度實體與虛擬資源的一套管理系統。
他指出,ROR系統管理軟體位於Hypervisor管理軟體之上,因此可以匯整所有的資源,並且進行資源池的資源調配,而且相較於以往更為簡單。企業IT資源包括了實體伺服器、虛擬伺服器、儲存空間、網路以及作業系統,過去企業即使不需要經過設備採購流程,直接利用現有設備建立一套可用的系統也要花費半天至一天的時間,但是ROR系統管理軟體則僅需要30分鐘,管理者完全不用理會底層複雜技術,像是Storage LUN mapping、Multiple Hypervisor管理以及作業系統的安裝等等,直接在單一介面下就能操作,相當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