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場景金融 FinTech 監理科技 數據 人工智慧 生態圈 開放銀行

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資訊長謝萬禮分享「轉新核」歷程

熱血團隊今生一次力拼 三部曲成功架構轉型

2021-05-11
不同於過往的大型主機架構,此次新的核心系統,玉山銀行採用了雲原生技術,以微服務架構自行開發設計,過程中也面臨了不小的挑戰,甚至推翻既有規劃,諮詢外部專家意見,並且尋求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合作。

 

為了迎接數位時代的新未來,因應智能化、敏捷化與跨界整合的科技發展趨勢,玉山銀行耗費4年時間,打造台灣金融業首家以開放的雲原生(Cloud Native)技術、微服務架構自行開發設計的銀行核心系統,並且於2020年8月正式啟動新核心系統上線。

此項建置案是玉山銀行「大周邊、小核心、轉新核」三階段計畫中的最後階段,「大周邊」指的是因應業務及通路多元發展,打造各項周邊系統;而「小核心」則是將核心系統重新定位,保留存放款核心功能及顧客基本資料,將其他功能移出至周邊,提升核心系統效率和穩定。「轉新核」則是在系統穩定移轉及顧客權益優先的最高指導原則下,採取自建核心的方式,透過全面盤點大型主機各項功能,確保轉換至新核心的過程完整順利。

過程中,動員專責人員及協助人力共計超過千人,專案重要決策由董事會與經營團隊決策及督導,執行過程多次諮詢外部專家意見,在新核心系統上線前,更實施12個月的嚴密測試計畫,新舊系統平行運作,透過大量交易進行系統功能驗證與資料比對。在新系統轉換上線營運期間,也建立全行業務應變防護體系,總行各事業處及後勤單位共成立13個應變中心,國內各營業單位及客服中心合計成立199個應變小組,訂定應變計畫並安排數十次各種演練,確保上線營運後各項問題可以有效追蹤處理。

周邊系統與核心抽離API化整合更方便

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資訊長謝萬禮指出,整個計畫是一連串脈絡相連的歷程,其中涉及的不只是策略,還包含了技術、人力與時機的到位。在2006年之前,銀行的核心業務主要是運行在大型主機之上,不只是銀行的存、放款以及匯款業務,包含跨行ATM、分行系統或是相關新業務開發都是如此,也就是所謂的大核心。然而,銀行系統的架構並不是由一套大型主機就可以支撐全部,因此後來玉山銀行開發外匯業務,便嘗試用JAVA以及新的開放技術打造,同時也藉此慢慢養專業技術能力。包含之後推出的企業網路銀行、個人網路銀行,都是採用這種模式,而且在過程中也開始將資訊系統架構分層、分級。 隨著業務不斷發展,玉山銀行陸續推出財富管理的財金業務以及消費金融等業務,且各自成為重要的業務場景線,甚至可望在日後躋身市場的前三大或前五大地位,在此情況下,每項業務都必須要能夠依照發展以及未來性而快速地彈性因應與優化,而這也是為何銀行會選擇在核心之外打造業務系統的原因。而且在核心轉換之前,基於風險控管,過去在大型主機上的舊業務也要抽離出來。

然而在此架構之下,包含業務與核心之間以及所有對外的服務與通路,如何快速有效地整合,將成重要關鍵。在作法上,玉山銀行將所有系統都API化,「API就像是高速公路可以到達任何地方,如此一來,便不會因為新增系統或是因為系統改動而變得太過複雜。」他提到,如果現在還以大型主機思維來設計新架構,很難滿足顧客對數位體驗的需求,而且前端與使用者接觸的技術實在變化太快,每隔三、五年,可能就會有新的技術推陳出新,舉例而言,行動銀行技術現今不斷起飛,以後一定會有更多、更有效的設計方法,如果把行動銀行綁在大型主機上,並不那麼合適。像這類的通路系統,就應該與大型主機分開,再藉由API整合。

IT須同時掌握技術與業務

成立於1990年的玉山銀行,在台灣深耕即將邁入第三個十年,從服務的玉山、專業的玉山,一直到科技的玉山,前二十年,玉山銀行奠定深厚的基礎,將有溫度的服務與優質顧客體驗帶進金融業、創造顧客價值,也藉由專業的經營制度,培育專業人才,傾聽顧客聲音,透過瞭解顧客需求,建構產品地圖,創造產品差異,聚焦客群經營,並且整合玉山的資源與團隊,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打造科技的玉山,從一開始就有很明確的策略,除了深耕台灣佈局亞洲、綜合績效大躍進之外,也要成為金融創新的領航者。」他指出,所有商業模式的創新,最終都需要仰賴資訊科技來實現,2012年,因應行動化浪潮,傳統的手機邁向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行為與習慣也為之改變,場景與應用也都與過往不同,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機會,同樣地,在數位浪潮下,業務的發展、使用者行為習慣的改變以及主管機關對於法令的開放,甚至於後來開放的純網銀,在在都牽動著環境的變革,卻也處處潛藏商機。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資訊人員只專注於技術層次已然不足。「從2012年起,玉山銀行便已經意識到,資訊科技的應用不能只看技術,而是技術與業務需要同時掌握。」謝萬禮回憶,「那時我們很明確地期待IT同仁能夠兩隻腳都站穩,而資訊同仁後來也真的到第一線與業務、產品單位進行融合,了解業務發展的趨勢。」但是除了瞭解自己行業的業務、實體與虛擬通路之外,也需要瞭解消費者未來的趨勢,對此,玉山銀行投注了許多心力,包含大幅擴增資訊與數位領域的人才,目的除了建立專業技術能力、瞭解顧客的喜好之外,也開始與外部合作發掘更多可能的機會。

轉核心先求穩再求彈性敏捷

不同於過往的大型主機架構,此次新的核心系統,玉山銀行採用了雲原生技術,以微服務架構自行開發設計,過程中,也面臨了不小的挑戰,光是舊核心業務邏輯的梳理就是一大工程,甚至還曾推翻原先規劃,諮詢外部專家意見,並且尋求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合作。

他提到,玉山銀行自2016年開始便著手梳理規劃,當時的構想是,以開放的平台為原則,而且要能夠模組化以支援業務快速發展,因而選擇採用VM技術來實現,然而過程中卻發現,在系統升版時會比較麻煩,甚至比起玉山銀行帳務主機的表現還要遜色。

為了克服這點,玉山銀行團隊多次諮詢外部專家的看法,那時Gartner便看到了微服務的趨勢,後來便一起討論,同時與Red Hat合作,也在內部環境進行驗證測試,發現可行,才決定採用。

「如果把時間提早兩年,未必就會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謝萬禮笑著說,因為當時的容器技術尚未成熟,既使評估了可能也不敢採用,否則一旦執行了,只會陷入在一個無法掌握的態勢之中,「核心系統轉換最大的兩個原則就是品質與風險,在非常穩定的運作基礎之上,才能進一步尋求未來的彈性、快速以及敏捷。」他提到,核心系統轉換是大型專案,還是必須要請教專家,參考他們的想法,而且團隊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悶著頭做,而是先從業務面去梳理,目前在銀行的業務有哪些、未來可能會推出哪些業務等等,要把每一個業務的功能都清楚地定義出來,由架構師以及資深業務單位主管一起確認有無缺漏,然後才依據這些進行架構設計。

因應資源擴展與人才挑戰

藉由核心系統轉換以提升銀行戰力,已成為金融服務業不約而同的策略,不過在作法上,部份銀行仍選擇大型主機,而有些銀行則擁抱開放架構,謝萬禮認為,技術並沒有對錯,只是適不適合銀行的策略目標而已。「大型主機架構並沒有不好,老實說,從1992年自建核心系統導入至今,現有的業務還是能夠支持,而且非常穩定。而資訊同仁也累積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在技術以及管理層面也都能駕輕就熟。假設銀行未來的業務屬於比較穩定的發展,就不一定需要採用新的系統,因為新的技術架構對於管理也是一種能力轉型。」只是數位轉型以及數位業務的發展,是科技的玉山未來非常重要的策略,未來的創新不管是場景金融還是普惠金融,都有許多需要與外部系統串接,而其中的一項挑戰便在於,無法掌握資源的預估量。

傳統大型主機系統對於峰日、峰時,甚至未來兩、三年,甚至是五年的交易量的成長幅度都可以很容易掌握。然而一旦踏入數位時代,完全是兩個不同世界,主機容量的預估全然無法掌握,而且變化很快。也許一開始預估要到三、五年後才會滿載,但說不定兩年之後,容量就已經告罄,而且一個行內的小活動很可能就造成峰值的高峰,不穩定的峰日以及峰時就會變成是一種常態。

而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因應人才的課題,在不轉換核心系統的前提下,目前大型主機架構運行到2025年依然綽綽有餘,但是2025年之後,資深人員退休,可能就找不到COBOL人才,而年輕人也不太願意投入,屆時人才的招募養成以及選用反而成為一項更大的挑戰。

這也是為什麼,既便深知核心系統轉換是一項複雜且高風險的任務,玉山銀行的資訊團隊仍毅然決然提出要轉換核心系統,正是因為這股使命感,團隊成員都非常認真且專注地投入,「像這麼複雜的系統規劃,一輩子在職場上可能只會遇上一次,如果轉換到Cloud Native技術、微服務架構能夠成功,對全世界IT人員來說都堪稱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事情,而事實也證明,此次的經驗非常具有價值與意義。」謝萬禮說。

AI是長期趨勢須以資料為基礎

數位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運用科技創新也成為金融服務業的一大熱門議題。長期致力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的玉山銀行,對於人工智慧(AI)相關的應用也有很深的著墨,舉例來說,過往票據或者是傳票上有許多資料都是仰賴人工輸入,如今可以運用OCR辨識的方式透過人工智慧加以自動化,或者是客服中心每天接了許多電話,日後的質檢、風險判斷或者顧客問題的及時回饋都可以透過文字分析和語意分析來提出一些建議。

「AI是一個長期的重要趨勢,有很多場景都可以加以運用,但關鍵還是在於資料。」他提到,玉山銀行投入資料的整理已經有15年,這是一件非常艱辛的苦工,但若這些基礎工夫沒有做好,人工智慧都是虛幻。「如果核心系統是心臟,那麼人工智慧就是大腦,而且這個大腦會愈來愈聰明。但一開始程度可能只是小學生,然後不斷地提供經驗與知識後,一路會從小學升上國中、高中,一路到大學。這也是為何人工智慧是一項長期的投資,而在玉山銀行,我們也把它變成Machine Learning as a Service(MLaaS),針對不同的領域發展後,就能夠針對這個領域提供判斷的服務。」

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資訊長謝萬禮指出,AI是一個長期的重要趨勢,有很多場景都可以加以運用,但關鍵還是在於資料,如果基礎工夫沒有做好,人工智慧都是虛幻。

最後,謝萬禮也提醒,新興科技確實驅動許多變革與未來,但如果回顧技術的發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技術被提出,有些只有曇花一現,有些則可以紅個兩、三年,這是市場的常態。「資訊部門長期負責IT基礎架構的規劃,勢必要能分清楚什麼是決策,而什麼是流行。AI與大數據相對成熟,而且在實際的業務應用上有實質的幫助,這便是趨勢,但有些科技只能算流行,如果每一項都要投入,不只是財務的投注,人力資源的稀缺更是一項關鍵。」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