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IT基礎架構 Dell EMC 數位轉型 IT轉型

從數據洞悉企業轉型策略 現代化基礎架構引領成果

2018-07-26
IT轉型聚焦於建構現代化技術基礎架構,降低對於死板、手動、難以維護的舊有技術的依賴,讓企業踏上更「轉型」之路。IT轉型可落實速度、效率、規模以及成本效益,能夠自動化並簡化操作,以釋放資源,推動數位轉型專案。
早在去年之前,企業對IT轉型早已產生共鳴,不少高階管理階層已將轉型視為是必要的執行策略。最近Dell EMC和Intel委託ESG進行2018 IT轉型成熟度調查(ESG’s 2018 IT Transformation Maturity Study),有81%的受訪者同意:「如果IT部門不擁抱IT轉型,那麼就無法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公司」。

IT轉型與另一個業界用語「數位轉型」,聽起來像是同義字,但事實上並不相同。數位轉型著重的是在數位經濟中讓公司持續蓬勃發展,舉例而言,使用智慧裝置、聯網感測器以及數據驅動的洞察分析,讓公司在思維上、創新上與成長速度上都可以超越競爭對手。數位轉型著重於接受改變,以成為市場顛覆者,而不是被顛覆。

而IT轉型聚焦於建構現代化技術基礎架構,降低對於死板、手動、難以維護之舊有技術的依賴,讓企業踏上更「轉型」之路。IT轉型可落實速度、效率、規模以及成本效益——自動化並簡化操作,以釋放資源,推動數位轉型專案。

但重要的是,少了任何一個,另一個就不會發生。不論企業IT部門轉型到何種程度,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其他公司、領導者以及落後者是處於何種狀況,是否有轉型的優先順序,還有他們已經看到何種結果。這些洞悉將會協助規劃轉型重點或下一步IT轉型的策略。而確切的執行加上現代化與自動化技術,結合適當的組織動態,最終帶來豐碩的成果,如圖1所示。


▲圖1 IT轉型成果。(資料來源: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

區別不同階段的IT轉型

ESG將企業IT轉型層級分為三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是採用現代化的資料中心技術,企業會採取像是伺服器虛擬化;在任何適當的架構中,採用全快閃儲存方案;以及運用橫向擴充與融合或是超融合基礎架構平台,來運行大部分的工作負載。而在網路與儲存架構上,堅持採用軟體定義;並遵守全面且經妥善測試的資料保護策略,搭配目前最先進的備份、重複資料刪除技術以及歸檔工具,當成其資料中心的基礎。

更進一步地,企業將走向自動化IT流程。已轉型的企業建置自動化資料中心環境,以類似雲端模式提供IT服務,達到成本透明化、提升效率與反應速度。企業採用自動化以支援伺服器組態變更以及儲存部署。除此之外,企業也提供自主服務功能,讓終端用戶於需要時可隨訂購與管理本地資源。

由於企業深信業務與IT必須緊密結合,且須定期檢查IT的效益成果,因此IT部門的管理階層幾乎都直接向公司的最高領導團隊報告,讓IT可以更直接地對業務策略做出貢獻。而已轉型的企業,通常也會採用DevOps原則與方法。

IT成熟度曲線

組織的發展勢在必行,而不是依賴過時的IT產品和流程。但許多企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了全面了解全球IT轉型的狀況,Dell EMC和Intel要求ESG建立一個以研究為基礎、由數據驅動的成熟度模型。該模型定義了IT轉型的各個階段,並確定了世界各地企業到達各個階段的程度。在圖2中,顯示出每一分類中的企業百分比。


▲圖2 IT轉型分配:成熟度曲線。(資料來源: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

比較今年與去年的發現,企業在推動IT轉型方面似乎越來越積極且成熟。這樣的情形在最落後的階段中最為明顯。落後企業的比例從12%縮減到6%。然而,已轉型企業仍僅占市場中的6%。目前還存在許多改善的空間,且轉型急迫性也是必須加速。

為了評估意見,ESG詢問受訪者是否同意下列陳述:「如果我們不擁抱IT轉型,對於公司來說,我們就不是具有競爭力的IT服務提供者」。去年大多數的受訪者(69%)都同意這段陳述。今年,則有82%的受訪者同意,增加了13個百分點。此外,超過五分之四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IT轉型對整體公司的成功而言至為重要。

更多的IT主管了解到轉型的重要性,大部分是因為:

1. 他們在IT與數位轉型之間看到了依賴關係。96%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已經開始推動數位轉型專案——不是在規劃階段,就是在實施初期、進行中抑或是成熟階段。這些專案與IT轉型進展互有關聯。已轉型企業的受訪者能讓成熟數位轉型專案實行的可能性,是轉型落後的企業的16倍之多(66%比4%)。

2. 上市時間壓力。8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面臨著加速產品與服務上市時程的壓力,因此要求採取更靈活的IT策略。成功的IT一定可以讓企業依照業務的步調來部署與擴充數位服務。

3. 對於降低成本的普遍要求。針對已轉型的IT部門,企業還是以維持低成本與在預算內完成專案為其效益衡量準則。因此,成功與否必須仰賴高可靠性、高度自動化、易於部署以及易於管理的基礎架構。

提升IT靈活度加速上市時間

在許多公司中,產品或服務要從概念到成品上市,其所費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公司IT部門的轉型程度。IT團隊必須負責確保員工使用的應用程式能夠可靠運行,並負責為開發人員提供正確的工具與功能,讓他們能夠達成所有的產品上市日期。

當IT可以隨時為內部終端用戶和夥伴於需要時滿足所需的時候,IT部門也協助整個企業在需要時為外部客戶提供他們所想的服務與產品。

如前所述,有88%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加快轉型腳步。而他們成功了嗎?

ESG請受訪者指出其公司在開發和推出產品與服務方面的即時性時表示,相較於轉落後的企業,已轉型企業大幅超前競爭對手的可能性高了22倍之多,如圖3所示。


▲圖3 上市時間比較。(資料來源: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

這是值得注意卻合乎邏輯的發現。已轉型企業更傾向於使用超融合基礎架構此類的技術,這樣的技術可以在數小時內完成部署,而舊有資料中心基礎架構通常需要花費幾周的時間部署。已轉型企業也運用DevOps原理,更頻繁地發布與重複應用程式。

除此之外,利用自動化IT操作,已轉型企業可以讓人為錯誤和延遲最小化。所有的傑出成果都能在IT層級中輕易地觀察到。但顯著的下游業務層級影響也很明顯(例如決策品質的提升、預算內完成專案或更快的完成任務)。

創新預算 vs. 例行維護預算

IT部門總是必須盡可能在最低的成本下有效地運作。研究指出,普遍來說,在IT轉型成熟度曲線上取得最大進展的企業比轉型落後企業更具備支出效益。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發現,畢竟降低日常IT營運成本可以讓企業有餘裕推動新的關鍵業務數位轉型專案。

ESG詢問受訪者過去幾年在預算內、打平預算或超過預算完成的IT專案比例。比起轉型落後企業,已轉型企業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預算內完成IT專案的比例高出14%(平均來說,27%的專案比上13%,數量上超過兩倍)。

有趣的是,此趨勢似乎愈來愈明顯。去年,雙方差距僅有10個百分點,已轉型企業在預算內完成的的IT專案占了25%,而轉型落後企業則是14.9%。ESG請受訪者將其IT預算分為兩類:新專案的預算,以及維護現有系統與服務的預算。平均而言,已轉型企業將其年度IT預算的47%用於創新;另一方面,轉型落後企業卻只有30%,如圖4所示。


▲圖4 創新預算 vs. 例行維護預算。(資料來源: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

同樣地,傳統與轉型後組織之間今年有更明顯的區別。在去年的研究中,已轉型企業平均每年在IT預算中增加12個百分點在創新上,到了今年,則是增加了17個百分點。

將IT支出從維護(包括系統管理和其他營運成本,如電源、散熱和軟體維護)轉移到創新的效果非常顯著。本研究中的已轉型企業每年平均的IT預算為3.8億美元。如果他們按照轉型落後企業的方式,來分配這些資金(即花費其中70%用於維護現有系統),那麼他們每年只剩下1.15億美元可以花費在新專案上。

但是,歸功於他們的高效營運,已轉型企業能夠創造出維護成本較低的環境。這種改進的成本結構成果是,已轉型企業平均在新專案上可配置1.79億美元。換句話說,他們有額外的6,400萬美元可用於創新。

成本競爭力 vs. 公有雲

ESG觀察到,受訪者認為內部部署的運算基礎架構與公有雲服務相比,更具有成本競爭力的情況上看到了重大差異。已轉型企業工作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二認為他們的IT基礎架構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換句話說,就營運成本而言,它與公有雲一樣好或甚至更好。

事實上,與轉型落後企業的受訪者相比,已轉型企業認為公司擁有具成本競爭力之本地端基礎架構的可能性高了8倍以上,如圖5所示。


▲圖5 成本競爭力 vs. 公有雲。(資料來源: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

已轉型企業擁有具成本競爭力之本地端基礎架構的比例,比轉型中企業還高出兩倍。這再次證明,努力完成轉型是值得的。採用對的策略,遵循正確的做法到最後,而好處也將隨之而來。

透過具成本競爭力的本地端環境建置,已轉型企業可以擁有更多選擇,以便在適當的情況下利用公有雲,並同時將適合在本地端的工作負載保留在本地端進行管控,以獲得更佳效能——他們這樣做卻不會產生增量成本。

關鍵業務應用程式的IT開銷

已轉型企業可運行更多的關鍵應用程式,且通常擁有更為複雜的IT環境。然而,他們花在每個應用程式上的花費遠少於他們的競爭對手。ESG在去年的研究中觀察到這個趨勢,今年的支出差異看來更加顯著。

不論企業規模如何,為了規範支出,ESG將根據受訪者管理的關鍵業務應用程式多寡來區分IT預算。已轉型企業在每個應用程式的支出,比轉型落後企業少了62%,比剛開始轉型企業少34%,而且比轉型中企業少了16%。

整體而言,已轉型企業在每個應用程式上的支出,比其他階段的企業少了31%。去年,已轉型企業只有少支出14%。 藉由大量使用自動化且先進的IT解決方案(以及在企業結構上更智能化),已轉型企業已找出主要的成本效率,且無須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其環境的例行維護上。

已轉型企業在員工生產力方面享有明顯的優勢。ESG詢問受訪者,其管理的虛擬機數量及其配置的伺服器管理員數量。這些資訊描繪出一幅清晰的藍圖——已轉型企業的管理員目前正管理著大多數的虛擬機。

具體而言,轉型落後企業平均每一個管理員只能管理132.6台虛擬機,但是已轉型企業則每人管理241.5台虛擬機。這看起來似乎是高水平自動化和卓越營運證明其價值所在的另一個很好的證據。

IT轉型的吸引力

當IT成為業務的主要推手,讓IT與經營目標一致趨勢即將成形,且已經在一些產業和企業中看到,也就是說,IT本質上就是業務。目前,許多IT部門仍處於轉型成更佳業務夥伴的過程中。所有具有被策略思維的IT主管所思考的是如何創造有效的合作夥伴關係,而這通常會透過正式的獎勵來實現。

已轉型企業用來衡量IT是否成功的標準是不同的。這些IT部門會更常根據其業務影響力,而不是縮減成本的能力來判斷IT是否成功。降低成本雖至關重要,但38%的已轉型企業指出提高成本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轉型落後企業則為49%。

已轉型企業的領導者在衡量IT表現時,更加重視IT團隊如何支援新營收來源。31%的已轉型IT部門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而轉型落後企業只有13%。

隨著IT部門逐漸在轉型層面上取得進展,公司領導者將根據IT團隊如何實現並支援創造營收的程度來衡量其效益,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了解何謂預算優化。對於希望獲得比「成本控制」更有吸引力目標的IT主管來說,IT轉型的吸引力應該是明確的。

企業管理階層如何評估IT部門效益

ESG請所有4,000個受訪者說明其公司如何衡量IT部門的成功與否。不論在IT轉型成熟度哪一個階段,受訪者均指出降低成本(42%)與根據預算∕按時完成專案(35%)是最頻繁採用的標準。其他衡量標準包含用戶滿意度(34%)、IT協助業務流程改善(32%)的能力、確保應用程式正常運行(29%),以及驅動新的營收來源(25%)。

此外,受訪者也說明IT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同合作程度。相較於轉型落後企業,已轉型企業的決策者回應有非常高的合作程度之可能性高了18倍以上(74%的受訪者比4%)。這是ESG第二年提出這個問題,轉型落後和已轉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正在增加。一年前,其差異是60個百分點。

ESG也詢問受訪者其公司的其他業務部門如何看待IT部門。只有6%的轉型落後企業認為其他業務部門將IT部門視為差異化競爭力。而在已轉型企業中,則有31%。這是很鮮明的對比,已轉型的IT部門被資深領導團隊與其他重要的公司利害關係人,視為是商業上差異化競爭力的比例,高出了5倍。

擁抱數位轉型加快創新腳步

從ESG的研究結果不難看出,產業熱情擁抱數位轉型,對公司及客戶而言是值得的。

IT部門正在讓概念化的數位轉型從「理想」邁向「真實」,透過採用廣泛基礎架構技術和流程,以使其更加敏捷、靈活、創新,並且以客戶為中心。這些領導者採用高性能全快閃陣列,來支援越來越多對性能敏感的應用程式。隨著擴充解決方案愈來愈不受重視,他們運用橫向擴充架構推出融合與超融合平台,以加速部署並降低管理負擔。並且,結合了軟體定義網路和儲存解決方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為其環境增加靈活性。

除此之外,他們部署高性能伺服器來運作下一代的工作負載,並執行全面的資料保護解決方案,且確保其使用不間斷。而且,增加自動化以提升資源彈性,並讓自主服務部署成為可能,為用戶提供類似公有雲的體驗;同時確保了IT與企業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溝通,對於成果而言是有意義的。

為了加深IT轉型成熟度,首先必須了解自身企業目前所處的位置。Dell EMC、Intel以及ESG業已提供以此研究為根據的互動式線上評估。這個免費的工具可以確認自身與同儕的相對位置,並且協助了解自身企業的優勢以及劣勢。 開始IT部門的轉型之旅,並加快創新的腳步,現在就為明日的企業數位轉型提供一臂之力。

<本文作者:廖仁祥,現為Dell EMC台灣區總經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