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著去年的發展脈絡,2016年由雲端、行動、巨量資料以及社群商務所引領的第三平台,仍然牽動著企業IT局勢,包含混合雲、快閃模組、物聯網、數據湖(Data Lakes)在今年仍然將備受關注。
不過,如果要為2016年整體預測下一個精簡的關鍵詞,那麼「數位轉型」是多數業界專家們的共同見解,隨著走入第三平台,IT基礎架構與環境轉型的速度愈來愈快,在此同時,因為技術的深入應用也逐步觸動產業正向質變。究竟數位轉型會為企業以及IT趨勢帶來哪些變化?數位化、跨型態IT、混合雲以及人力資源短缺所帶來的影響會是接下來主軸。
數位化轉型 電子商務應用躍進
雲端運算、行動與社群等新科技崛起不但影響了消費者行為,也加速了企業部署多元電子商務平台的腳步。市調機構IDC預估今年將有超過30%的台灣企業投資於電子商務平台服務,以便與顧客進行更細緻的互動。
|
▲日立數據系統台灣區資深技術顧問梁萬宇指出,數位化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傳統企業勢必需要往數位潮流移動,而這也將為企業帶來衝擊。 |
日立數據系統台灣區資深技術顧問梁萬宇指出,傳統企業轉向數位化企業已經是一股不可逆的趨勢,在一些具有指標性的案例中,數位化通路帶來的營收潛力不容小覷。就以雙11「光棍節」為例,2015年交易總額高達了900億人民幣,環顧目前任何一家實體連鎖店面都是只能遙望而不可及。
又例如2008年才創立的Airbnb,目前預估市值為250億美元,但同樣是飯店業,萬豪酒店(Marriott)成立於1927年,全球擁有許多不動產、飯店以及實體的設施,但市值約莫為200億美元,竟然還不及Airbnb。「顯然地,數位化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傳統企業勢必需要往數位潮流移動,而這也將為企業帶來衝擊,甚至打破傳統由CTO或CIO主導的模式。」
他解釋,傳統思維無法引導數位化的發展,過往CIO或CTO擁有的是豐富的實體經驗,但是數位化的思維不同於實體,企業需要網羅X世代甚至是Y世代的人才加入,而如何找到企業需求的人才,便需要HR人資部門的協助。
跨型態IT介接整體業務發展
就技術架構來看,數位化轉型可以應用兩種IT架構模式。第一種是傳統強調高可靠度、高效能以及高可用度的企業級IT架構。諸如CRM與電子商務系統,主要負責保存重要資料,必須強調準確性與可用性的應用就可採用。而另一種模式,則是善用彈性與低成本兼顧的雲端環境,適合資料分析系統,例如巨量資料分析。
由於這類資料分析系統強調的是靈活性與速度,善用雲端環境,能讓企業以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測試想法的可行性、拋棄不可行的想法,並繼續測試新想法。
|
▲根據IDC 2015年度針對台灣企業進行雲端相關的抽樣調查,目前還有三成的企業尚未部署雲端相關方案,但是在未來的12個月中,超過85%的企業都會開始進行雲端相關的部署與投入,正式邁入一個快速的成長期。 |
「這兩種模式將會同時存在IT環境中,並且結合成跨型態的IT,則會是未來趨勢。以上述為例,資料分析系統整合至商業流程與客戶關係中,進而提供最佳的效益。」日立數據系統亞太區技術長Adrian De Luca表示,企業追求最佳化系統運作,混合應用是最能產生效益的一種作法,同時也能適應企業不同業務發展的需求。
混合雲部署模式 朝多元發展
混合雲(Hybrid Cloud)部署與跨型態的IT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企業唯有混合應用才能擷取公有雲以及私有雲既有的優點。不過,在IDC的觀點中,更著重在企業如何運用混合雲模式來因應數位化轉型。
IDC台灣企業應用研究部資深市場分析師高振偉指出,因為個別企業本身需求的不同,混合雲部署將朝多元化發展,主流部署模式將包含三類,包括因應外部公有雲介接的應用發展模式(Application Level)、因應跨國企業快速部署的擴散模式(Bursting Infrastructure),以及因應供應鏈業者資料分享與交換的資料管道模式(Data Tunnels)。
他解釋,Application Level模式較常發生在一般企業中,主要是因為企業本身對於Salesforce.com這類的SaaS/PaaS服務有需求,因此,IT部門必須讓企業內部系統與外部公有雲服務介接,因而形成了這類的混合雲架構。而Bursting Infrastructure模式則比較容易發生在跨國企業,由於這類型的企業需要在全球各地快速地佈建相關的IT系統與服務,但是又有成本與安全的考量,因此就會選擇架設核心系統私有雲,但是周邊的系統,例如網頁系統就採用公有雲的架構。
最後一類Data Tunnels,則發生在產業價值鏈,尤其以科技製造業或傳統製造業居多。這類型的企業都有建立On-premises系統或是私有雲的系統,但是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需要進行資料交換,這時就需要藉由公有雲來達到資料交換的成效。
「這三種模式最終並不會有任何一種模式特別勝出,因為在於企業內部原本就會有不同的需求,自然而然也會採取不同的模式,」他提到,這也是為什麼IDC認為混合雲的發展是多元化的原因。
人才短缺的危機
一如前文提及,IT基礎架構與環境轉型的速度已經愈來愈快,四、五年前,虛實整合商務(O2O)、軟體定義儲存、快閃模組、物聯網、數據湖(Data Lakes)等等專有的技術或趨勢,幾乎都不存在,但如今卻是IT發展過程的重要趨勢之一。但是人才的培養卻遠遠不及IT發展的速度,對於企業來說,在數位轉換的過程,勢必會面臨人才斷層的挑戰。
日立數據系統台灣區資深技術顧問梁萬宇認為,人才的斷層對IT部門而言是極為危險的。如果IT部門無法因應新業務需求諸如O2O、行動App而提供服務時,組織部門很可能尋找外部開發App的團隊或是創意行銷的部門來承接,結果就是未來的IT部門無法掌握企業的資訊環境,但卻無法阻止組織內其他部門尋求外部資源,更甚者,IT部門將變得不重要。問題是,就安全層面來說,IT如果沒有辦法管控與規劃基礎架構的發展走向,結果可能難以收拾,對企業也未必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