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雲 多雲 異質 同質 容器 VM K8S 雲原生 數位經濟

積極攜手雲供應商 一致性體驗推展至混合/多雲環境

以SDDC為基礎向雲擴展 三管齊下提升靈活與創新

2019-08-13
面對數位經濟時代,競爭日益激烈,雲原生應用與現代化IT基礎架構已經成為企業轉型中的兩項至要關鍵。而這兩者也同時驅動著企業採用雲端技術。

 

VMware Cloud首席技術官Kit Colbert在2019 VMware Cloud Briefing中提到,企業正將混合雲與原生公有雲整合至單一而全面的戰略之中。而VMware擁有已獲驗證且廣泛部署的產品組合,藉由運行於混合雲、整合多雲,並為現代化應用奠定基礎,期盼在推動下一代雲端運算方面扮演主導角色,由此,也不難看出VMware的積極企圖心。

過去一年,VMware進行了幾項併購案,包含收購位於西雅圖的Kubernetes新創公司Heptio、應用程式封裝公司Bitnami,以及能在AWS、Azure和GCP間提供雲端營運平台來協助企業集中管理和分析本地與公有雲成本、使用情況、安全性和效能的CloudHealth。除此之外,也打破了過去公有雲與私有雲供應商壁壘分明、各占山頭的市場策略,VMware開始與AWS合作,共同推出混合雲服務VMware Cloud on AWS,接下來還預計推出與Microsoft Azure一同打造的混合雲解決方案。

VMware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吳子強指出,VMware的願景是希望將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擴展到混合雲與多雲,讓企業隨時隨地都能夠具有一致性的架構與操作體驗。

VMware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吳子強指出,VMware的願景是希望將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擴展到混合雲與多雲,讓企業隨時隨地都能夠具有一致性的架構與操作體驗,就架構的模型來看,比較注重的是同質(Homogeneous)環境的打造。「就VMware的觀點來看,在非同質環境下,很難實現各式各樣的協同作業以及無縫遷移,就以虛擬機的遷移來說,由於底層技術不同,在非同質的環境下幾乎都必須要離線作業,而且需要長時間的重啟,平心而論,異質(Heterogeneous)環境比較適合用於備援,但這可能無法滿足企業心目中真正想追求的目標。」

三面布局加速上雲旅程

為了協助企業加速雲端運算之旅,VMware將朝三大面向布局,在混合雲部份,主要是以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為基礎,讓私有雲、公有雲以及與邊緣運算都具有一致性的基礎架構,以便讓應用程式取得更高的靈活性;針對多雲環境,則致力協助企業在多個公有雲供應商之間自由運行,讓企業在考量管理成本、複雜性與風險的同時,還能選擇服務與創新推動業務;而在現代化應用(Modern Apps)方面,有鑑於Kubernetes新興平台崛起,VMware也大舉投資在Kubernetes相關技術上,以促進新時代的創新與商業變革。

而在跨雲平台與管理方面,VMware提供了包含了vRealize Suite、VMware NSX Cloud、Network Insight、Log Intelligence、CloudHealth、Wavefront by VMware、AppDefense等工具與服務來協助企業實現。而這其中,VMware NSX Cloud是通透多雲環境一大關鍵,由於其能跨私有雲和原生公有雲的混合雲網路與安全性,因而能夠控制多個公有雲內部及彼此之間的雲端網路拓撲、流量、IP位址和通訊協定,當未來在AWS與Azure都能佈建VMware混合雲環境時,藉由這項功能,雙方的NSX打通之後,便更能降低工作負載遷移的技術負擔。「目前存在的技術挑戰主要還是因為底層技術不一致,使得工作負載遷移的難度變高,而一致性的基礎架構的好處是,企業能夠將內部所部署的VMware vSphere環境無縫移轉並擴展到公有雲端上,透過同一套管理平台來收攏所有公私雲的資源,企業將有機會能夠真正實現自由移轉的願景。」他說。

另外,Network Insight主要是協助客戶跨多雲環境,打造最佳化、高度可用且安全的網路基礎架構,尤其是在虛擬網路環境下,Network Insight能夠協助企業看清所有應用服務溝通的脈絡。而AppDefence則是資料中心端點安全性產品,可保護在虛擬化環境中執行的應用程式,由於可掌握應用程式應有的狀態和行為,因此只要有不正常的情況,例如VM在不正常的情況被呼叫,或是與其他某個系統進行封包傳輸時便會發出告警。

有鑑於異構的應用場景分散且獨立,企業往往很難有效掌握,VMware推出CloudHealth來協助企業在多雲環境中監控資源使用,並且提供成本與分析的建議。吳子強指出,這項服務將能協助企業精算使用一個或多個公有雲的成本,並且提出最佳配置的建議,對於已經是多雲環境的企業非常有幫助。由於各家公有雲的價格模型都不同,而且會即時變動與改變,透過這個機制,企業將有機會節省成本支出。

四種應用場景容器支援納入考量 

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預估,2019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將增長17.5%,達到2,143億美元,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市場,預計在今年將增長27.5%,達到389億美元。其次則是平台即服務(PaaS),也有高達21.8%增長。

他觀察,企業採用雲端服務的應用場景,常見是作為資料中心的延伸,例如測試/開發環境的應用就是其中之一。另一種則是作為災難備援(DR)之用,企業可能會用於建立、取代或強化現行的DR機制。「眾所周知,要打造一個真正的DR環境,其實非常昂貴,善用雲端的特性來打造DR環境也是常見的應用之一。在企業應用中,作為資料中心延伸以及DR機制的比例差不多。」

第三種應用模式則是用於雲端遷移,可能是針對特定應用程式、資料中心整合或是新的基礎架構設計需求,但是這種應用通常是任務完成後就會結束。第四種則是次世代應用程式,主要是著眼於應用程式現代化改造或是新一代應用的打造。舉例而言,企業原本採用的是傳統的開發方法,但轉向容器化後,應用服務也需轉向雲原生環境,因此總體基礎架構便需要重建,這時企業便可能直接選用公有雲服務,將應用服務直接封裝到雲端上。

他提到,近幾年,金融產業競爭激烈,許多銀行都在積極轉型,採用容器技術或打造雲原生應用程式的腳步遠比其他產業還要快。在微服務的應用上,企業會思索是要自建平台還是採用公有雲服務,但當企業選擇自建平台時,在評估初期就會把未來的考量都納入。舉例而言,企業會希望將來部署在新平台上的業務,有朝一日需要往Google、AWS等等的公有雲遷移時,不需要改動應用程式,換言之,是從應用程式的角度來評估基礎架構的需求。「現階段,雖然各家公有雲業者都提供了容器技術相關的服務,但在遷移的過程中通常也都需要改寫,否則可能有些功能無法使用,因此建議企業選擇原生的K8S,以避免未來在跨雲應用時出現變數。」

【專題報導】:新跨雲時代 無縫遷移有解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