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雄半導體大廠、專注於整流二極體的強茂公司,近期就選擇了Pure Storage作為其推動業務成長的解決方案。
如果要評比2016年企業儲存市場中最亮眼的焦點,全快閃儲存陣列(All Flash Array,AFA)應該當之無愧。過去一年,不少廠商紛紛發表高密度、大容量的全快閃儲存陣列,而且只要幾個U的機架單位(Rack Unit)就可以提供數PB的容量,許多供應商更持續專注在性能與可用性的表現,發表高階解決方案。根據IDC 2016年第3季全球企業儲存系統追蹤季報(IDC Worldwide Quarterly Enterprise Storage System Tracker)調查,全快閃儲存陣列的成長力道依然強勁,成長率高達61%。這也反映出,企業對於全快閃儲存陣列的接受度正在不斷攀升。
|
▲ 強茂資訊部經理陳英聖建議企業直接採用全快閃儲存陣列。 |
在調查數據中,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Hybrid Flash Arrays,HFA)的營收上看21億美金、年成長率達24.1%,表現雖然超越全快閃儲存陣列,但業界專家指出,近期台灣企業更傾向直接採用全快閃儲存陣列,跳過了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的過渡期。原因在於,固態硬碟的成本年年下降,快速拉近了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與全快閃儲存陣列的差距,企業普遍能接受「只要多付一點成本就可以取得翻倍效能」的說法,即使預算不足,也寧可先縮減硬碟容量採購,等待日後編列預算時再來補足。
這種直接攻頂全快閃儲存的企業正不斷地增加。位於高雄的半導體大廠強茂公司,近期就選擇了Pure Storage作為其支援業務成長的解決方案。強茂資訊部經理陳英聖就明白指出,若是企業現今正在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與全快閃儲存陣列之間猶豫不定的話,建議直接採用全快閃儲存陣列,因為企業設備至少都是3年提列折舊,現在導入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就意味著企業可能因此而整整落後3年,還不如一開始就採用新技術。
系統無法支撐 使用者頻抱怨
陳英聖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建議,其實是因為有切身之痛。對於上市櫃公司而言,每月結算報表是家常便飯。但是每月結算的日子也是他最頭痛的時刻,因為儲存空間與IOPS的不足,讓使用者在跑報表時總是怨聲載道。
2010年強茂導入甲骨文ERP解決方案,當時就發現效能瓶頸的問題,因此在2013年便決定一次升級整個系統,包含IBM大型主機與儲存設備全都汰換。為了解決I/O瓶頸,毅然選擇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但他察覺到,傳統將SSD與硬碟搭配的作法,初期可能感覺有所改善,最終卻還是無法解決效能問題,因為後來每月結帳高峰期都會造成系統嚴重壅塞。「在月結算時,同仁每調整數字一次,就要重新執行一次程式,一個廠區每次月結算就要三個多小時,強茂共有三個廠區都要進行結算,」陳英聖提到,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月結算還要排隊,但當時確實如此。
2015年系統已經到了無法支撐的地步,儲存設備內只有5百多GB的剩餘空間(有一部分是ERP測試開發空間佔用),加上在結帳過程中,ERP系統會寫入Temp暫存表,空間立即不足,原本團隊在2015年中還在討論要不要考慮其他非全快閃儲存陣列產品,但是仔細評估之後,覺得與其再用其他傳統混合式的儲存方案,還不如一次到位,長痛不如短痛。
因為情況嚴峻,加上Pure Storage的積極投入,因而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概念性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陳英聖請DBA團隊複製(Clone)一份ERP資料進行實測,甚至還進行殘酷的「破壞性」測試。「既然廠商敢拍胸脯承諾,我們就敢測啊,」他笑說。所以陳英聖做了三次混合交叉試驗,第一次是拔掉二顆硬碟;第二次拔掉一個控制器,並且關掉一個電源供應器;最後一次更是挑戰極限,直接把二顆硬碟、一個控制器以及一個電源供應器全都拔除,但不管怎麼破壞,系統還是持續運行,效能也沒有因為硬碟拔除而往下掉,「眼見為憑,一個多月後我們就決定上到生產環境。」
資料服務功能 減輕管理負擔
導入至今,強茂從原先只在一台Pure Storage FlashArray//m20內安裝半滿的固態磁碟,擴充到現今有整整兩台Pure Storage FlashArray//m20裝滿SSD服役。對於新的儲存系統,陳英聖指出,IT部門對速度的表現相當滿意,以往在大型報表產出的過程中,會連結許多表格,需要大量的運算,往往需要2個小時才能產出,改用全快閃儲存陣列之後,40分鐘就可以得知結果。「記得剛置換時,使用者還跑來詢問,是不是遺漏了很多資料,怎麼不到40分鐘就完成了,資料一定有問題。其實,全快閃儲存陣列的優劣,使用者的感受最明顯。」
近年來,全快閃儲存陣列產品也不再只以高IOPS為訴求,反而更為專注提供完整資料服務功能,例如RAID保護與加密功能、重複資料刪除、壓縮、自動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快照、遠端複製等等,也進一步減輕了IT部門的管理負擔。
過往,在舊有架構中,Clone一個新的環境起碼要花上2天的功夫,資料需先Copy再還原、設定,單就Copy資料,就要一整天的時間。而且這個過程要確保成功,否則就要重來一次。「以前DBA團隊不用在公司待命,可以回家監看資料複製是否有斷線或失敗,但經常都需要熬夜,如今,DBA團隊不用再熬夜Copy資料,運用快照技術,2個小時就可以建好測試區,同時這個快照功能也可以加速復原的時間。」他說,當時在辦公室還有一句口號「DBA不再黑眼圈。」還有一次,因為同仁在調整系統時,不小心讓系統掛掉,經由使用者反映後,趕快停機還原資料,也是2個小時就恢復系統運行。
從IT部門的角度出發,陳英聖當時也探查了全快閃儲存陣列的市場價格,認為全快閃的價位並不會比傳統混合式的解決方案貴很多,但效能卻是傳統混合式設備的好幾倍,企業何不選擇一次就把問題解決,而不是分次處理,他笑說,「否則一天到晚升級,老闆會受不了,對IT部門也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