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投入雲端、大數據分析、行動應用、社交網路或是人工智慧相關的技術,以改變銷售、服務策略以及客戶體驗之際,資料中心內的基礎設施與管理工具能否跟上必須更彈性與動態的工作負載,也將是攸關企業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
創新的新興科技正在不斷顛覆既有的商業環境,在這股浪潮之下,企業日益重視數位轉型,根據2017年微軟所發表的《亞洲數位轉型研究調查報告》,在亞太地區有80%的受訪企業領導者認為組織必須轉型成為數位企業,以維持未來成長;而台灣同樣也有高達83%以上的企業認為數位轉型已是當務之急。
亳無疑問地,資料中心是企業成功轉型的根基與動力。然而,當企業投入採用雲端、大數據分析、行動應用、社交網路或是人工智慧相關的技術,以改變銷售、服務策略以及客戶體驗之際,資料中心內的基礎設施與管理工具能否跟上必須更彈性與動態的工作負載,也將是攸關企業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
建立共通語言消弭鴻溝
台達資通訊基礎設施事業群關鍵基礎架構事業部經理卓川木指出,資料中心的使命之一,便是讓IT基礎架構與服務能夠穩定且不中斷地運行,這不只牽涉到IT技術與架構面設計,更涉及物理設施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容量,以支持設備與服務的運行。隨著IT基礎架構愈來愈複雜,設備數量不斷增加以及虛擬化與容器技術等應用,對於資料中心的空間、電力與冷卻空調以及熱點管理都可能造成挑戰。
|
▲ 調查機構TechValidate曾訪問施耐德電機DCIM解決方案的使用者,多數的受訪者普遍認為提高資產和狀態的可視性與可管理性是採用的主要因素。(資料來源:施耐德電機官網) |
「隨著新技術的引入,企業勢必需要更多網路頻寬、儲存空間以及運算量,IT設備數量很可能因此呈指數性的增加,現有的機房容量空間就必須加以擴充,但是台灣土地與建築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資料中心的建設周期從評估、討論、建置、設備部署上線到維運人員進駐,至少就得花上2年的時間,根本緩不濟急。」他提到,經常可見到企業提高資料中心內的設備密度,來解決這項挑戰,但也因此造成溫度偏高的熱點,反而增加資料中心營運中斷風險。「一旦過多的伺服器被部署在某一個區域內,發熱量大幅提升,很容易就形成熱點。在用電量不均衡的條件下,空調設備的製冷量就很難最佳化,甚至影響到人員處理異常問題的時間。」
卓川木舉例,假設在企業初始的設計規劃中,遇到電力中斷或冷卻空調故障時,可允許的異常反應時間為3至5分鐘,一旦出現熱點後,反應時限可能會縮短到1至2分鐘,IT人員必須更快速地反應,否則根本來不及處理突發的狀況。這也是為何業界專家們一直呼籲設施管理人員與IT部門必須緊密合作的原因,一旦設施容量無法因應IT需求,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IT部門。但長久以來,設施與IT部門並沒有共通的語言,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的存在正好可以成為雙方溝通的橋樑。
掌握關鍵資訊 滿足動態IT
|
▲Sunbird產品管理總監James Cerwinski觀察, IT與設施管理人員本來就分散在兩個不同部門組織,這也使得資訊長與IT管理人員在引領企業數位化轉型與變革的過程中,有許多溝通上的挑戰。 |
隨著IT挑戰日益嚴苛,管理人員勢必需要即時掌握所有狀況資料,唯有瞭解所有實體設施與裝置之間的相關性,才可能從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例如在哪些地方配置了過多資源造成浪費、或配置的資源不足造成風險。透過DCIM將設施與IT管理人員關心的數據放置在同一個平台上,如此便得以提高可視性與控制能力。
Sunbird產品管理總監James Cerwinski觀察, IT與設施管理人員本來就分散在兩個不同部門組織,這也使得資訊長與IT管理人員在引領企業數位化轉型與變革的過程中,有許多溝通上的挑戰,而且IT也需要一個好的管理工具,來協助改善工作效率。舉例來說,現今許多企業依然採用人工來管理資訊相關設備,像是採用電子表格和繪圖軟體如Excel和Visio管理相關的資訊,但是這種方式非常沒有效率,當資料中心擁有來自幾百家供應商所提供的成千上萬件設備時,如何即時取得所需資訊就非常重要,試想若是找到特定一台伺服器的正確位置就得耗費2至3天的時間,想達到彈性因應需求並且快速部署,恐怕將成為一種奢望。
他提到,DCIM是一種特製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管理軟體,其使用網頁式介面操作,可顯著改善數據中心的運作效率,協助管理所有變更、容量、資產、連接狀態、性能、正常運行時間、安全性、效能、商業智慧分析以及人員使用內置的工作流程追蹤的狀況。藉著儲存在DCIM資料庫中的資料,可以讓管理人員掌握資料中心的容量,進而滿足動態IT架構的需求。
DCIM優勢不只節能減碳
調查機構TechValidate曾經訪問近100家使用施耐德電機DCIM解決方案的用戶,真實地反映了資料中心管理者對DCIM的看法。有38%左右的受訪者認為,DCIM方案可以節省31%至40%左右的資料中心總體成本,甚至有受訪者指出可節省到50%之多。
而在被問及採購DCIM解決方案的動機時,多數的受訪者普遍認為提高資產和狀態的可視性與可管理性、找出對可用性造成威脅的問題以及改善資料中心的容量管理能力是前三大主要的因素。其他還包括改進資料中心客戶服務、提高IT資產利用率、降低能耗以及減少人員成本。
施耐德電機資訊科技事業部產品業務副理楊凱帆指出,台灣企業常見的動機是運用DCIM來達成PUE節能目標,但其實DCIM可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優勢,例如巴克萊銀行便是運用DCIM,找出9,000台閒置伺服器,節省了2.5 MW的電力,540萬美元的電費、130萬美元的維運費用,而且空出了20,000個網路埠。「巴克萊銀行原本是因為設備需要增加,但是發現資料中心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於是反向思考,看看哪些伺服器是閒置的,等他們整理出來後,才發現騰出來的空間反而超過他們原本需要的擴充的空間,於是在原地就解決了這項問題。」
資料中心 即為物聯網縮影
隨著時間的推展,各大DCIM解決方案也愈臻成熟,幾乎所有資料中心管理必須要有的功能模組都已被包含在內,例如資產管理、電力和冷卻監控功能、能源管理、可視化與異動管理等等,甚至還能做到結合流程發送工單,從專案、審核、執行到驗證等環節都含括在內,將流程自動化以加速作業。
資產管理功能主要協助企業從繁瑣的電子表格轉換為完整資產數據庫,而電力和冷卻監控功能可以衡量電力系統的資源使用率,並且優化冷卻成效。至於國人最關心的節能議題,則可以利用能源管理模組,記錄現在與歷史效率指標,協助達到PUE目標。為了讓企業更快速瞭解資產位置,以及資產變動時可能產生的變化,業者也提供可視化圖形介面,部分軟體還可以提供3D圖檢視,讓管理者更容易一目瞭然。
台灣艾默生網絡能源(Vertiv)資深技術顧問張志銘指出,想要資料中心能夠運行無礙,監控與分析是必要的作為,也因此,DCIM整體解決方案通常包含各式感測器、資料收集層以及後端的分析。「如果仔細觀察DCIM資料收集的三層架構,其實就是具體而微的物聯網架構,」他解釋,DCIM之所以能夠做到提供資訊、降低管理複雜度,前提是必須對所有的設備與設施進行監控,因為不同的設備的通訊協定不同,因此必須先將所有資料集中收集,最終才會進入到系統中,由系統分析歷史紀錄、產出報表,進而改變工作流程、提高生產力並且降低成本。「許多專家指出,物聯網早已在資料中心內實現,正是這個緣故。」
平心而論,如果和其他資料中心相關技術領域相較,DCIM解決方案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不過卻是每年穩步增長。張志銘認為,DCIM在推廣過程中面臨到挑戰,跟現今企業在物聯網面臨到的挑戰極為相似,例如同樣都遇到成本與感測裝置管理的挑戰。
他以機房內的熱分布監控為例,冷風從高架地板由下往上吹送,機櫃中間的IT設備冷卻效果最佳,愈往機櫃上方,溫度會愈高,因此在監控熱分部時,最佳的配置是一個機櫃需要前後各3個感測器進行監測。如果企業有100個機櫃,也就需要600個感測器。緊接著是網路的問題,有線網路有佈線上的挑戰,而無線網路則成本較高,而且萬一感測器電源沒電,還需要有人汰換與管理。更不用說,不同的設施之間,有不同的通訊協定,如何收集資料,並且建立資料庫就是一大工程。「未來隨著通訊協定逐漸統一,定能進一步加速DCIM的普及率。」張志銘說。
大數據、物聯網 都是發展方向
現今,DCIM解決方案已經可以即時偵測到CPU使用率、地板承重、機櫃溫度,濕度和氣流、電力使用情況,並且將所有的資料收容到中央儀表板中,進行分析呈現,以便進行最好的配置。而下一步的技術演進則是向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技術靠攏。
今年4月,施耐德電機宣佈與微軟合作,將加快施耐德電機所有使用者市場的雲端物聯網解決方案速度,結合微軟在雲端方面的經驗,與施耐德電機在電力管理、廠房、機器、樓宇、資料中心和電網領域深入的專業知識,讓來自各個市場的公司都能善加利用物聯網,取得競爭優勢。未來DCIM除了產出歷史報表之外,搭配Azure雲端平台功將有利於企業更進一步的分析、服務與控制,企業得以分析資料中心的各個元件或設備,並且取得視覺化的效率圖表,查看設備故障訊息或者自動發出故障告警。
而台達內部的DCIM研發團隊早已與台達研究院一同合作,收集台達瑞光辦公大樓內新機房PUE的歷史資料,測試是否能產生一個PUE預測模型,其結果證實可行。台達資通訊基礎設施事業群關鍵基礎架構事業部經理卓川木認為,要進入到大數據分析,前提之一當然是感測的數據要足夠,在此前提之下,企業收集到的資料量勢必會大幅增加,屆時資料的儲存問題也需要克服。「最重要的關鍵其實是企業分析這些資料可以為資料中心的營運帶來哪些不一樣的加值,而這也是台達團隊正在積極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