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 能源轉型 資料中心 用電大戶 數位轉型 人工智慧 大數據 儲能 浸沒式冷卻系統

PUE值成主要參考指標 電子廢棄物處理亦是減碳績效

資料中心也要淨零排放 金融服務業視為優先

2022-08-15
全球氣候變遷、能源匱乏問題日益嚴重成為淨零浪潮的主要驅動因素,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觀察,來自於供應鏈要求與永續金融發展也成為促使台灣企業落實低碳轉型的兩大驅動力。

前者與客戶訂單息息相關,而後者則攸關企業融資、貸款。「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企業若不因應氣候變遷的風險,投資機構就會認為他的投資有風險。這也是為何從去年中開始,淨零排放被列在董事會的議程中進行討論,原因就在於它會改變投資者的資產配置,而股票的碳排、ESG的分數,也會列在金融業的範疇三(Scope 3)中。」

跟進國際大型倡議 減量上雲均須考量

永續資料中心也是近期受到關注的重點,特別是資料中心的高耗電也將成為落實淨零排放的一項挑戰。不過,溫紹群觀察,資料中心ESG議題目前仍在起步中,全球減碳轉型的重心現階段主要著重在工業、運輸以及製造部門,「對於這些產業,資料中心並不是優先改善的方向,反觀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對資料中心的節能或者是脫碳(Decarbonization)更有感,關鍵即在於資料中心的用電佔比很高。」

「確實有些銀行與保險業開始討論Green IT,甚至有些公司會將IT上雲。」他認為,隨著資料呈現指數增長,資料中心的角色已不只是用來提供運算資源,更是資料落腳的地方,就國家的角度來看,其實深具戰略性地位,這也是微軟以及AWS紛紛打算在台落地資料中心的原因之一。「公司治理排名愈前面的大型企業與金融公司,愈是思考是否要將部份的比重慢慢轉移到範疇三,亦即將碳量變成價值鏈的一環,不過把碳排移轉上雲所付出的代價、成本與風險並不會比減碳更低,也是目前金融上雲難為的地方。但總歸而言,能源轉型不外乎是從範疇一、二變成範疇三,但一定有其極限,因此回過頭來就要控制範疇一與範疇二。而資料中心節能減碳便需要依靠許多技術才能做到,例如水冷散熱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副總經理李介文指出,資料中心的永續發展並不只限於能源層面,電子設備後續還有廢棄問題,在比較完整的範疇三中,電子廢棄物處理一樣會列進減碳績效的其中一環。

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副總經理李介文也有同樣的觀察,她指出,比起半導體製程或是重工業減碳,資料中心確實看起來並沒有那麼顯著,這是因為在這些產業中,範疇一必須優先被處理,接下來才會考量資料中心的耗電。但是有些產業,例如勤業眾信本身所屬的顧問行業、金融、服務業或資通訊產業,既不燒碳也沒有鍋爐,重點就會放在用電上。尤其是企業若想跟進國際大型倡議,例如科學目標倡議(SBTi),做到全球一致的淨零排放,那麼就必須考慮資料中心能源轉型,除了積極減量之外,採用綠電也是方向之一。此外,資料中心搬遷上雲也被考量在內,一方面雲端資料中心的效率通常不錯,再加上是以全綠電提供,能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也控制很好,碳排放量自然也低。

永續發展包含廢棄物

為了因應企業應用與資訊系統的運作需求,資料中心無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大量的電力,然而在此同時,卻也需要具備足夠的冷卻系統,以確保資料中心內部均勻地維持適當溫度來避免過熱。因此,PUE值已成為資料中心維運過程的重要衡量指標,而這個數值同樣也是實現淨零承諾的參考標準之一。

李介文舉例,為了實現淨零碳排的承諾,匯豐銀行特別將PUE值列為資料中心執行上的重要管制目標之一,將全球資料中心PUE值從原來的1.9設定到1.5以下。「PUE 1.5其實並不太容易實現,新建的資料中心或許沒問題,但老舊的資料中心,光是佈線就很雜亂,不僅管理不易,這些線路同樣也會阻礙風流的路徑,對散熱產生間接的影響。確實目前有些企業的資料中心並不是那麼新穎,連PUE 1.5的基本指標都還沒有辦法滿足。」

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認為,能源轉型不外乎是從範疇一、二變成範疇三,但一定有其極限,因此控制範疇一與範疇二也相當重要。

另一方面,從全球管理的角度來看,資料中心的永續發展並不只限於能源層面,電子設備後續還有廢棄問題,在比較完整的範疇三中,電子廢棄物處理一樣會列進減碳績效的其中一環。將來這些設備需要考量回收機制,而回收商本身的處理過程可能產生的碳排放量也是可以被估計的,換言之,電子廢棄物處理也是永續資料中心必須考量的項目之一。

她提到,其實資料中心的碳排放量計算並不複雜,只要分拆電錶讀數區隔用電量,再乘以供電來源的碳排係數,就可以得到碳排放的結果,並不需要額外的特殊設備或工具,「但是如果走到減量,就必須運用工具或方法進行監控,包含每台伺服器的用電情況,如此才能找出基準線與熱點,並且進一步改善。」而改善的手法不外乎在資料中心選址之初,就妥善運用地理環境優勢;導入新式能源解決方案,例如水冷或浸沒式冷卻系統;或是採用更高效的設備,「因台灣地理環境位置的關係,資料中心選址可能有些難度,但是如何在建物設計上,讓熱能夠有效地被遮蔽,也會被納入考量。」

隨著數位化潮流、新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未來幾年,資料的需求將呈現指數增長,調研機構IDC也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每天將產生約463EB的數據。龐大的資料量最終都將流經資料中心,甚至進一步帶動資料中心的開發與投資。

李介文認為,在數位轉型浪潮下,愈來愈多的應用都會走向數位化,包含5G、自駕車、電動車等相關應用都會擴大,可預期的是,未來資料中心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從大趨勢來推論,雖然眼前資料中心並沒有太被聚焦,但是等到主要項目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資料中心就有機會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其實從今年開始,資料中心討論的聲浪已愈來愈多,現今應該是準備啟動的時間,再加上電價自今年7月便開始漲價,而這也將帶動永續資料中心的發展。」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