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NetApp 整合式基礎 融合式基礎 Cisco Dell GCCA 資料中心 ICP 私有雲 虛擬化 EMC IBM 富士通 HDS 甲骨文 美超微 資策會 HP 微軟

整合式基礎架構 部署IT更簡單

2011-07-01
IT設備走入「整合」發展並不是什麼新聞。透過橫向的設備整合、匯總所有同類型資源,再透過虛擬化技術配置,以期讓企業有最大化的運用,是這幾年企業資訊的潮流。近年來,這項整合風潮更進入到整個資料中心,轉而以垂直的概念,興起整合式基礎架構(Integrated Computing Platform,ICP)。
2009年掀起開端

最早成為顯著里程碑的事件,應該要從2009年思科(Cisco)投入伺服器領域,推出可在單一平台整合運算、網路以及虛擬化的統一運算系統(Unified Computing System,UCS)算起,而後思科更結合VMware以及兩家儲存大廠EMC與NetApp,分別推出Vblock解決方案以及FlexPod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同時也與相關廠商分別成立了VCE聯盟(VMware、思科與EMC)以及VCN(VMware、思科和NetApp)聯盟。

姑且不論EMC與NetApp兩家儲存大廠在雲端儲存暗地較勁的意味(畢竟愈多業者投入競爭,企業用戶反而更能從中得到好處),單就思科的作法來看,其實已經走向垂直整合的第一步,而幾乎在同一時期,HP也發表了HP BladeSystem Matrix與思科同場較勁,這項產品如今也成為HP融合式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的基本元件之一。

後浪加前浪 業者蜂擁而上

VMware公司技術長Stephen Herrod博士曾經針對2010年虛擬化和雲端計算值得關注的重要趨勢進行預測,將各家業者的整合式基礎架構作法統稱為「資料中心模組化」,他認為,隨著伺服器、儲存和網路廠商合作關係日益密切,資料中心模組化的發展趨勢將會愈來愈明顯。

確實,愈來愈多消息面證實整合式基礎架構正在全面醱酵中,除思科與HP之外,IBM、Dell、台灣富士通積極投入的程度也不在話下,而就在小編埋首撰筆之際,甲骨文(Oracle)與日立數據系統(HDS)不約而同發表了新訊息,甲骨文宣佈推出新一代的Oracle Optimized Solution,為全面整合、預先調校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加速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的雲端部署,而HDS則成為整合式基礎架構供應商的生力軍,結合日立自有的刀鋒伺服器以及整合運算平台UCP以及微軟Hyper-V,打造出可自動化、加速及簡化雲端採用的整合式資料中心組合方案。

▲在Computex展中,美超微也展現出實體設備,隨時都可為企業提供整合式基礎架構服務。

另一方面,新生代廠商投入的積極度也不容小覷,由一群電信與資訊業界知名的資深管理與技術經理人創立的GCCA,才剛在去年成立,今年Computex期間便發表可一站購足(one-stop-shopping),可協助企業快速啟動私有雲的gCloudCube產品組合。另外,素負盛名的伺服器業者美超微(Super Micro),其實也已整備好技術,隨時都可為企業提供整合式基礎架構服務。而在政府積極推動的策略下,資策會自主開發的雲端機櫃(CAFE)也有了雛型。

單一且全方位的支援窗口

由這些發展不難看出,各方業者對整合式基礎架構市場的看好程度,也紛紛投入推出解決方案,以確保不會在整合式基礎架構市場中缺席。儘管,整合式基礎架構推出無法與私有雲完全脫離,只要留意相關新聞,多數都會提到是為了加速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的雲端部署,換句話說,業者還是鎖定了雲端市場,但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這也表示,企業部署IT基礎架構的過程,正在改變。

傳統上,企業導入IT設備,總是習慣在列出需求後分批部署,例如企業內部需要執行某專案,在評估這個專案各自需要多少伺服器、儲存設備以及網路的資源才能運行之後,提列需求單再進入採購流程,這時各種設備往往是各自分開採購,然後再將這些採購好的設備一一組合、測試,最後才正式執行專案。

這中間過程,需要IT人員專業技能細心調校、設定,也需要各種設備業者的維護支援,同時還要有夠大的資料中心放置這些設備,因為專案結束後,設備很有可能閒置,甚至可能因為不同時期的採購而導致IT基礎架構疊床架屋,更造成管理上的難度。

整合式基礎架構正在試圖為企業減輕這些問題,單一供應商將能滿足企業所有需求,讀者也不難發現,過去被定位為設備業者,或多或少都轉型成為服務供應商,未來也都跨足各種設備的提供,就以HDS來說,最新的整合式基礎架構也包括了自家產出的刀鋒伺服器,這就足以說明設備業者試圖提供一站購足的企圖心。

ICP運用類型

簡單地說,整合式基礎架構就是結合伺服器、儲存設備、網路等硬體資源以及虛擬平台、管理軟體或自動化軟體等,事先經過完善的規劃,經過業者最佳化測試,再推出的一項產品,不過各自運用巧妙不同。

▲思科資料中心與無邊界網路事業部業務開發經理張志淵則表示,整合式基礎架構已經事先替企業做了應該要做的測試,企業只要遵循這樣的配置,包括每一個安裝細項的步驟,就可以有最佳化的使用成效。
例如思科很明顯就是與虛擬化軟體業者以及儲存業者,三方以互惠的合作關係,共同組成整合式基礎架構產品,同時也聯合成立公司Acadia來提供專門的支援服務,而找尋的系統整合商也必須熟知各個合作伙伴的相關技術才能行銷。這是一種異業結盟的合作方式,資策會目前的作法也類似如此,由資策會招集本土設備業者,並且統籌整合與優化工作,提出雲端機櫃(CAF)產品。

另一種則是採用多數自家硬體設備以及管理軟體,HP的融合式架構便是如此。HP融合式基礎架構整合HP現有的軟硬體產品,提供自動化的伺服器、儲存設備及網路連線資源配置。甲骨文、富士通等等業者大多屬於這個類型,雖然有些產品的元件可能來自於其他配合業者,但八成以上的元件都是業者自有。

最後一種型態是GCCA提供的gCloudCube這類型。所有元件的取材都來自國內OEM或ODM業者,例如常見的主機板業者以及硬碟都是,再搭配自行研發的管理軟體來提供低成本的選擇。

整合式基礎架構的企業效益

任何新興技術或趨勢的發展都著眼在如何提供使用者更大的效益,整合式基礎架構也是如此。業界專家針對整合式基礎架構能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也持不同的看法,大致來說,有三個面向,包括降低風險與隱性成本、加速決策以及單一的支援窗口。

降低風險與隱性成本

HP台灣雲端運算總監范欽輝認為,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整合式架構不見得比起過去分開來採購要便宜,但是整合式架構訴求的利基點在於可以縮短專案的風險。過去,企業不管是分別採購設備或是各自整合,都必須仰賴合作伙伴或是相當規模的IT人員來支持,也許最終所有的專案都能成功,但是從人力與時間等隱藏成本來考量卻不是一種好的作法。

他舉例,由於IT人員各有其專精的領域,往往無法照顧到所有面向,例如在機櫃中整合UPS或冷卻等機電工作,往往就非IT人員的強項,在這些工作內容上可能就必須花費許多時間,因而導致許多額外的成本。然而,時間對於現今許多企業來說卻是很重要的一環,加速time-to-market關乎企業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內搶到商機,而這項風險往往是過去部署IT架構時最無法掌控的,「整合式架構把專案風險降到最低,不管是在軟硬體的設計整合與調校都經過了確認的過程,而這些確認的步驟正是把風險降低的重要因素。」

加速決策時間

▲台灣富士通解決方案推廣處產品經理劉紹志指出,整合式基礎架構提供給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加速決策所需時間。
台灣富士通解決方案推廣處產品經理劉紹志指出,整合式基礎架構提供給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決策。企業過往部署IT設備總是習慣在列出需求後分批部署,例如一項軟體開發專案需要Java的環境、Windows作業系統、4GB的記憶體、40GB的儲存空間,IT人員提出申請之後由部門主管詢價,進入採購流程,這中間需要高階主管簽核,等到程式開發者領到這些設備也已經過了兩周,若是測試發現某個元件不足,例如記憶體必須由4GB升到8GB,於是又得重新跑採購流程一周,等到全部確認處理好,都已經過了一個月了。

他提到,整合式基礎架構特別適合這種動態IT資源需求的狀況,雖然整合式基礎架構在採購之初也需要採購時間,但這只是初期,之後的任何動態資源需求,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就部署好,以富士通的動態IT架構來說,同樣的情況只要30分鐘,而且不會有多餘資源閒置的問題。

單一支援窗口

思科資料中心與無邊界網路事業部業務開發經理張志淵則表示,整合式基礎架構已經事先替企業做了應該要做的測試,將所有設備的組態都予以最佳化,企業只要遵循這樣的配置,包括每一個安裝細項的步驟,就可以有最佳化的使用成效。不過對企業而言,更重要的是解決了維運與管理問題。

「過去IT人員最怕設備出問題,由於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判定問題發生的原因,因而經常發生設備業者互推責任的情況,即使確認了問題癥結,也有可能無法說動原廠維修,這時就只能摸著鼻子自認倒楣。」他強調,整合式基礎架構由於是一站式購足,就等同也把售後服務變成了統一的窗口,未來這種情況將不會發生,思科有良好的售前規劃以及售後服務,而且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企業自然能夠受到最好的保障。

整合式基礎架構的基本要件

從硬體的角度來看,似乎與過去單一採購的過程沒有兩樣,以二分法來區分,IT設備本來就存在品牌與白牌的產品,整合式基礎架構似乎也是如此。而且在企業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的概念下,即使企業最終決定以整合式基礎架構快速部署IT,企業也很可能選擇多個供應商而又回到之前各自獨立群組運作的樣貌。也因為如此,整合式基礎架構需要具備三大要素。

首先,整合式基礎架構的平台必須是開放的。這意思是,不管企業採購了幾次整合式基礎架構,架構與架構之間是必須能夠再被整合成一個大的資源池。其次,在整合式架構內的元件都必須經過模組化設計。企業一開始之初,很難有大的經濟規模,可以支撐一次就採購全套設備的IT預算,因此需要模組化的設計,可以讓企業慢慢地擴充,同時在擴充時,需具有一定的彈性。最後管理介面必須特別重視,在模組化的過程中,不會因此而造成更多管理上的複雜度。

適用環境 各有看法

▲HP台灣雲端運算總監范欽輝認為,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整合式架構不見得比起過去分開來採購要便宜,但是整合式架構訴求的利基點在於可以縮短專案的風險。
在瞭解整合式基礎架構的市場趨勢、產品狀況以及對企業的優勢之後,企業相當關心的一點是,這樣的架構該用在什麼環境下。根據瞭解,目前大致上有兩種作法,一是把既有的服務導入虛擬化的環境,最典型的是企業原有幾百台伺服器,透過虛擬化整合到現在的整合式基礎架構中,這算是對既有環境進行的整合。若是企業不想改變目前的環境,在策略上也能選擇先把新的應用放到這個整合式基礎架構中,例如近期許多企業著手進行桌面虛擬化部署,就是典型可以把新的應用放到整合式基礎架構的案例。

另外,整合式基礎架構本身在使用條件就有些設限。多數專家同意,如果企業只需兩台虛擬伺服器、10TB的儲存資料量,使用整合式基礎架構未免就有殺雞焉用牛刀之感,更何況成本考量下,根本就不划算。但是,在什麼情況下特別適用?專家們看法不一,劉紹志認為,企業至少有小型資料中心以上的規模,例如100~1000台以上的伺服器,才能真正發揮效益,而且有經常性動態資源需求的狀況下特別適用。張志淵則提到,只要是中小型以上的虛擬化運用都合適,有些企業雖然虛擬化硬體的數量較少,但是都是很重要的應用服務時,這時就很適合應用在整合式架構中。

而范欽輝則建議,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整合式基礎架構。「以企業內的資料庫系統來說,假設企業的資料庫系統很穩定,每個小時都固定有1000個交易,儲存容量的預估也可以非常準確,而且IT人員的技能足夠,管理起來輕鬆容易,這時把資料庫系統放在整合式基礎架構的意義就不大,」他提到,但若是資料庫的交易是變動的,這個小時1,000個交易,而下個小時是2,000個交易,對資源的需求變動很大,而且IT人員需要進行更多資料庫的設計而不是每天重複做五分鐘的工作,這時就很適合放在整合式基礎架構中。

隨著整合式基礎架構趨勢發展日益明顯,而且在雲端議題的推波助瀾之下,相信未來企業在應用上也會日趨多元,企業不妨事先瞭解各家整合式基礎架構有何特別之處,以因應日後的可能需求。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