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正面臨著兩難的局面,一方面在氣候變遷下,電力取得與保護將日益困難,而且還需應對再生能源的運用趨勢,而另一方面,資料中心在支撐新興科技應用之餘,依然需要致力降低潛在無效的能耗,讓電力使用效率(PUE)持續降低。
能源轉型已成國際趨勢,全球科技巨擘也相繼響應,包含Apple、微軟、Facebook、Google等等也都早已有淨零碳排相關的施行計畫,甚至進一步發揮影響力,帶動生態系降低碳排放量。而在國內,已有85家RE100會員分布於消費零售業、資訊電子業、化工材料業、工業、醫療健康業、金融業、電信業及能源業。在科技領域,包括台積電、聯電、華碩、宏碁等都已加入RE100。 RE100是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加入企業必須公開承諾在2020至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綠電,並逐年提出進度時程。
施耐德電機樓宇事業部總經理郭念慈指出,能源轉型議題已非早期單純從民生經濟面向切入,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否跟進國際能源轉型,以持續保有競爭力也是一大關鍵。而除了再生能源的課題之外,隨著雲端運算、物聯網、行動化、影音串流以及人工智慧發展,再加上新冠疫情強勁的帶動力道,資料中心的爆發性增長已超乎想像,伴隨而來的用電量增長課題,也與能源息息相關。
根據調查,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大概佔全球用電的1%~3%,若是以3%來計算,資料中心所消耗的電力將比具有6,500萬人口的英國還多上40%,排碳量也與大量消耗燃料的航空業相當,且隨著資料中心的成長,未來用電仍會大幅攀升。即便是企業內部的資料中心,能源使用的總量同樣也加速成長,施耐德近期發表的《數位經濟和氣候影響》報告中便發現,在數位化及智慧應用的相關趨勢下,IT部門相關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加近50%。顯然,資料中心的綠色節能也將成為一大課題。
「能源轉型並不只是喊喊口號,關鍵是這些來自於不同來源的電力如何確保供電的穩定性及電力品質,」她提到,實務上,如果牽扯到種電、買電或是投入成本,也須要有更多相關的專業人員來協助,例如熟悉電力技術的專業人員、法務人員甚至公關部門也要有所參與,同時還需要有能源管理的工具,而後者往往就會歸屬在IT的範疇。
多元手法克服資料中心挑戰
顯然,資料中心正面臨著兩難的局面,一方面在氣候變遷下,電力取得與保護將日益困難,而且還需應對再生能源的運用趨勢,而另一方面,資料中心在支撐新興科技應用之餘,依然需要致力降低潛在無效的能耗,讓電力使用效率(PUE)持續降低。
「藉由一些設計手法、設備升級或是善用物聯網工具,其實都有助企業克服這些挑戰。」施耐德電機電力產品技術應用顧問李佳明舉例,不少企業一開始都抱著夠用就好的心態來建置資料中心,因此多數會依循Uptime Institute Tier 1標準來規劃,優點是初期投資成本小,營運成本也比較低。但是遇到用電越來越吃緊或是輪流限電的情況下,很容易因為沒有備援機制而受到波及,「我們會建議企業升級資料中心,例如雙電源饋線就可以避免如今年五月台電分組限電影響,就算有一組電力饋線停電,還有備援的電力饋線可以接手,因為是來自不同的變電站供電,因此可以有效解決分區停電問題。」
另外,也可以運用儲能系統作為備援的發電系統。現今的資料中心都會配置不斷電系統(UPS),但是UPS只能短暫地提供給IT設備電力,這時企業因應用電大戶條款所設置的儲能系統就能派上用場,成為一個備援的發電系統,但是其架構並非設置在不斷電系統或是伺服器等這類末端設備,而是直接供電到電力系統,作為備援機制。
「當然,這可能會遇到如何確保系統可靠度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挑戰,如果是在資料中心或小型區域中,微電網的管理也將變得更為重要。」他進一步說明,當企業因應政令法規,使用部分太陽能、部份離岸風電或是部份儲能時,又需要與台電的供電系統混合在一起時,就需要仰賴一個可支援多元發電系統的微電網平台來加以管理,尤其是在多電力來源的環境,電力最不穩定的時刻往往發生在不同電力切換的時候,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整個電網的中斷。「微電網管理系統可以掌握綠電設備的即時狀況,後續企業就可以立即反應而有第二道或第三道的應變措施,確保供電的可靠度。」
三層式架構完整涵蓋資料中心
針對微電網管理需求,施耐德電機也推出了EcoStructure 物聯網平台,針對Building、IT以及Power等不同設備,分別建構了三層式架構。最底層是設備的連接層,第二層Edge Control主要是負責收集數據,第三層則是運用人工智慧以及資料來進行分析,並且以這些分析資料中所得到的關鍵數據來提升服務。
李佳明解釋,資料中心的架構大致可以歸類Building、IT以及Power等三大類別,Building主要涵蓋場站建物的相關基礎設施,包含冰水主機、空調系統等設備,而IT則包含了伺服器等企業營運所需的IT設備與其所需的不斷電系統等等,至於Power則聚焦在供電設備為主,包含不斷電系統、電池、高壓電以及低壓電等相關的電力設施。「EcoStructure 物聯網平台涵蓋了這三大類別,並且各自提供了相關的軟體,舉例而言,EcoStructure Power SCADA Operation主要負責電力系統控制與調度,而且可針對多元發電系統進行切換,具備保護功能,因此很適合應用在微電網的控制。」
首先,在能源管理部份,提供EcoStructure Power Monitoring Expert可以協助,而EcoStructure Power Advisor則能針對系統的可靠度、效能以及電力品質進行分析,並且產出報告。同樣地,針對IT設備,也有EcoStructure IT Expert來即時監控與偵測,這項工具可以擷取UPS、空調、環境、配電等基礎設施資料以及支援Redfish通訊協定監測IT伺服器之溫度、風扇、狀態等資訊,當設備發生異常,系統可直接透過手機App主動發出訊息通知管理人員,管理者可透過其可視化介面,快速掌握設備狀態,並由數據分析出設備的可能故障時間與能效對比。EcoStruxure IT Advisor則是針對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的關鍵營運數據,提供建議以提高盈利能力、效率和妥善性。
在樓宇建物方面,EcoStructure Building Operations針對樓宇提供集中式的監控與管理,EcoStructure Building Advisor則是透過不斷監控系統和識別故障型態以主動地辨識建築設備效率低下的來源,為樓宇運營提供關鍵分析判斷,「由於門禁系統以及網路安全還有消防、發電機等都歸屬在這個領域裡面,隨著網路安全日益重要,施耐德電機也提供了EcoStructure Security Expert,整合存取控制以及入侵偵測,以確保安全性。」李佳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