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固態硬碟(SSD)在IT基礎設備的發展腳步中,也開始佔有一定的地位。縱觀各大廠商所推出伺服器與儲存設備,已有愈來愈多的產品採用固態硬碟作為Cache,甚至對於企業關鍵任務或Hot data要求嚴苛的應用環境,推出以全固態硬碟為主的儲存設備來因應。
企業級儲存設備的載體媒介,多年來,一直是以硬碟(HDD)與磁帶為大宗。雖然這個趨勢仍未改變,但近年來,固態硬碟(SSD)在IT基礎設備的發展腳步中,也開始佔有一定的地位。綜觀各大廠商所推出伺服器與儲存設備,已有愈來愈多的產品採用固態硬碟作為Cache,甚至對於企業關鍵任務或Hot data要求嚴苛的應用環境,推出以全固態硬碟為主的儲存設備來因應。顯然,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提升資訊系統效能與傳輸效率的有效作法。
HGST台灣及上海總經理陳玟生指出,為了讓關鍵性的資料存取表現能有更傑出、更長久及穩定的成果,企業級固態硬碟不斷強化可靠性,而可靠性的展現則可以由平均位元錯誤率(BER)、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MTBF)以及耐用性等三方面來評估。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耐用性。所謂耐用性指的是在固態硬碟使用年限內所能寫入的最大隨機資料量。而影響耐用性的因素則包含NAND的技術、寫入的工作負載、儲存的空間及SSD的控制元件。而這也是為什麼HGST一直持續在固態硬碟的策略面有所投資。」他解釋,例如近期與sTec和VeloBit的合併,未來與Virident合併計畫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些技術都有助於HGST的企業級固態硬碟耐用性更好,透過先進的錯誤偵測與修正工具、有效率的運算元件,進而對資料完整性及延長產品生命周期而有所助益。
一般來說,企業級固態硬碟類型可依快閃記憶體(NAND)的技術架構以及介面來區隔。依快閃記憶體技術架構,目前以SLC(Single- Level Cell)及MLC(Multi-Level Cell)為主,而主流的傳輸介面則包括SAS、Fiber Channel以及PCIe三種。「在傳統的觀念中,不少企業依然認為SLC是唯一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且能適用於企業級固態硬碟的科技。但隨著技術的精進,MLC技術已被證明能滿足耐用的需求,而且在價格維持上勝於SLC SSD。」
|
▲為了讓關鍵性的資料存取表現能有更傑出、更長久及穩定的成果,企業級固態硬碟不斷強化可靠性。(資料來源:HGST) |
陳玟生觀察,現今已經有愈來愈多傳統IT或大規模的雲端資料中心將高階處理功能儲存在SSD,且同時搭配高容量的HDD,以分層式的基礎結構來儲存應用環境中大量存取頻率較低的內容。這種高效能SSD搭配高效能、高容量企業級HDD的混合儲存方案,可達到更大的規模效益,來改善資產使用率,同時降低總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
「不過,一個新興的趨勢是,不同的SSD技術架構之間,也開始出現分層儲存運用。」他解釋,這個應用方式是結合SLC與MLC兩種技術結構,同時並存於儲存設備之中,「在應用上,IT管理者可以將著重於以SLC為基礎的解決方案來達成線上交易處理的高表現、高耐用與信賴度,並使用較低成本的MLC企業級固態硬碟來實現一次寫入多次讀取(WORM)的應用,例如支援型辦公室資料分析及影音串流等。如此一來,可以同時善用SLC高讀寫壽命的優勢,也能享受MLC實惠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