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一種新型態的交易技術,能使資料在不斷增加的個人和機構之間即時共享。在約許制(Permissioned)的區塊鏈上,隱私安全得到保障,還可視交易方的需要來隱藏其身分。如此一來,每個參與交易的人都有控制權,但沒有任何一人能主導區塊鏈。
近來,社會大眾對體制和機構的信賴可謂降至谷底,然而,一個堪比全球貿易航線悠久歷史的老概念卻如獲新生,以創新又令人意外的方式重新建立起信賴關係。
2017年愛德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2017 Edelman Trust Barometer)以「全球炸裂的信賴」為題,透過網路調查28個不同國家、共3.3萬位受訪者後,歸納出大眾對四種機構的信任度下滑:企業、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媒體。自愛德曼於2012年開始執行此年度調查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觀測到如此全面性的大幅下降。
重新建立信任機制
在此同時,區塊鏈異軍突起,隨著加速使用區塊鏈技術並提供了重建全新的信任機制。區塊鏈是一種新型態的交易技術,能使資料在不斷增加的個人和機構之間即時共享。每個交易事件和每筆交易紀錄都會被加上時間戳(Time-stamp)、被加入一個不斷增長的鏈中,成為一本不可更動或竄改的永久紀錄帳本。
在約許制(Permissioned)的區塊鏈上,藉由約定哪些參與交易者可看到哪些交易,隱私安全得到保障,還可視交易方的需要來隱藏其身分。如此一來,每個參與交易的人都有控制權,但沒有任何一人能主導區塊鏈。正因為如此,區塊鏈之於數位交易,就像網際網路之於資訊一樣。網際網路是進行信息的交換及傳遞 (Internet of Message),而區塊鏈則是進行價值的交換及傳遞 (Internet of Value)。
三面向展現初期成果
根據IBM商業研究院(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針對全球3千位企業高階主管所做的一項新調查,各產業和地區中共有高達33%的組織正在考慮或已經開始採用區塊鏈。以其中8%已嘗試或正在測試區塊鏈方案的「先驅者」族群來說,已經有了令人驚喜的初期成果,主要有三方面,包含把數位破壞的不確定性化成競爭優勢、創造出建立新業務模式的平台以及讓競爭對手搭起合作的橋樑。
轉化不確定性為競爭優勢
六成使用區塊鏈的先驅者表示,區塊鏈提高了資料與交易的可信度及透明度。譬如,區塊鏈中記錄的資料可用以確認葡萄酒已經出貨,且在運送途中以適當溫度保存,全程監控及追蹤。同樣地,隨著運送的貨物通關和進港,相關單位可清楚掌握貨物的即時位置,並據之優化其供應鏈。
區塊鏈所帶來的可追溯性(Provenance)已經幫業者成功攔阻仿冒晶片湧入市場,並避免遭汙染的食品引發疾病。沃爾瑪超市(Walmart)已在中國推出區塊鏈的前導計畫,運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豬肉在整條供應鏈上的流動過程──採集從養殖場到食品工廠各環節內,包括儲藏溫度和到期日等資料。
創造新業務模式平台
勇於再造的企業正紛紛開創出區塊鏈全新應用模式。區塊鏈尤其適合用來與顧客、夥伴、甚至還有競爭對手之間共享資料,因而催生出新型態的個人化服務。
六家加拿大大型銀行已攜手打造數位身分服務,讓顧客拿著銀行提供的數位身分到別家企業開戶,如申請手機門號或水電瓦斯服務等。這些銀行與主管機關合作,開放其他業者使用其身分金鑰。當顧客在其他產業的機構使用數位身分時,銀行便會向那些機構收費。
這樣的平台對所有相關單位都帶來好處:顧客享受到便捷的服務、參與平台的銀行則不僅創造出新營收來源,還能快速了解平台上的新顧客或其他組織的身分及交易歷史。此服務目前尚在測試階段,預計將於今年稍後正式上路,屆時,加拿大消費者將可選擇以行動App加入以區塊鏈架構的身分網絡。
搭起合作橋樑
區塊鏈具備有帶動整體產業繁榮的潛力。就平台業務模式而言,策略決勝點已不再是加強內部資源管控和建立競爭障礙,而轉為協調外部資源和融入社群互動。
|
▲六成使用區塊鏈的先驅者表示,區塊鏈提高了資料與交易的可信度及透明度。(圖片來源:IBM商業研究院) |
例如,全球運輸及物流領導廠商Maersk正在打造一個區塊鏈的平台來串連整個供應鏈生態系,其中將包含託運人、貨運承攬業者、航運公司、港口及海關部門。Maersk 預計該平台不僅能幫消費者降低商品成本及加速貨物運送流程,還能讓無論新興國家或已開發國家的更多業者都參與全球貿易,達成全球貿易便捷化。
雖然全球各個機構低迷的信任度尚未到無藥可救的階段,但是治療的黃金期所剩不多。透過所有相關單位共享一些經濟效益,以區塊鏈為基礎打造的平台新型業務模式,將可快速重建參與者之間的信任。若組織有意發展區塊鏈業務,不妨先找出可達到利用數據獲利和替代性支付模式的機會點,並與可信賴的產業夥伴組成小型的聯盟、學習如何展開前導專案,以及攜手創造共同的效益。
區塊鏈技術的先驅者已累積了寶貴的經驗,獲得難以複製的優勢。未來數十年間區塊鏈演進的方向,或許就取決於先驅企業今日正在建立的新型業務平台。
<本文作者徐文暉為台灣IBM公司技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