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以善加利用現今熱門的無伺服器或是容器管理服務,以AWS Lambda這類無伺服器的運算服務來說,因為費用是依據使用次數計價,有需求才需要執行,若與開立一台機器來比較,將能節省更多費用。
身為AWS第一家大中華區高級諮詢合作夥伴,伊雲谷在成立之初便鎖定雲端代管服務市場,除了提供AWS雲端諮詢、搬遷、代管雲環境之外,也協助企業處理AWS相關帳務,在短短七年多的時間內已累積服務超過1,000家以上的企業,業務範疇也從台灣拓展到香港/澳門、中國(上海、深圳)、新加坡、菲律賓以及美國等地,尤是在東南亞已有不少大型企業用戶。
多年來陪伴企業上雲,伊雲谷深知企業痛點,多數企業光是維護雲端資源便已相當棘手,更遑論有效運用資源甚至優化雲端成本支出,因而決定自行開發雲端管理平台Atlas,藉由其核心的人工智慧自動化維運技術,讓企業在分秒之間快速部署所有雲端資源,還能自動將這些資源進行最佳化,強化雲端服務效能並且降低維運成本。
伊雲谷數位科技產品經理陳昱中指出,企業習慣將傳統IT部署思維套用在雲端上,是造成雲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舉例來說,過往企業在評估IT資源時,總會將高峰需求納入評估,這樣作法原本無可厚非,因為在企業內部環境中,冗長的採購流程,往往很難讓企業能夠彈性地因應突如其來的需求。但是在雲端環境中,不管是機器的建立、擴大或縮小都非常彈性,大可不必在一開始就超額部署。「而且,在雲端上,企業不用擔心設備故障或汰換,這點也與傳統地端環境有很大的不同,過往企業必須考量相關備援設計,才能確保穩定度與可靠度,但是在雲端上並不須如此。」
除此之外,架構面也要全盤考量。他提到,由於雲端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因此在設計應用程式的過程中也應該將這樣的彈性納入。另外,對新技術不熟悉,往往也讓企業喪失精省成本的機會。「例如現今熱門的無伺服器或是容器管理服務等等,都是企業可以善加利用的服務,以AWS Lambda這類無伺服器的運算服務來說,因為費用是依據使用次數計價,有需求才需要執行,若與開立一台機器來比較,將能節省更多費用,根據我們的經驗,甚至最高可以節省到90%之多,但這就需要從架構面來規畫。」
視覺化檢視管控免人工自動開關機
雖然僅只針對AWS設計,但Atlas雲端管理平台希望帶給企業的是化繁為簡的方便性。在優化帳單管理方面,企業在登入後即可視覺化地檢視每個機器與各項重要服務花費、總體帳單、實時監控各項支出,還可回溯歷年帳單,IT人員也可輕鬆監測是否有異常使用。另外,針對雲端資源調度也提供自動化維運及服務監控,例如自動化EC2/RDS開關機、備份排程、一鍵跨區備份等等,還能產出多面向雲端管理分析報表,包含費用優化、服務用量報告與建議,以及雲端資訊安全報告、高可用性與效能報告等等。
在成本控管上,人工智慧演算法能推薦給企業合適的機器規格、關閉閒置機器、建議更新版本,並提供費用優化報告,並基於歷史花費紀錄來提出建議的RI(Reserved Instance)預繳方案。另外,有鑑於混合雲環境是未來企業雲端趨勢,許多中大型企業也並存多種雲環境,Atlas雲端管理平台也同時支援帳單及用量管理的跨雲服務。
陳昱中解釋,雖然AWS本身也提供完整的彈性配置功能,但畢竟需要對平台較為熟悉,才能有比較精確的掌握,特別是大型企業,因為IT團隊有足夠的能量,因此很容易能上手。但是對大多數的企業用戶來說,使用上就有些挑戰。伊雲谷選取了七至八成企業最常使用的AWS服務,並且將流程予以簡化,以方便企業維護、監控,並且進行財務管理。除此之外,Atlas雲端管理平台也已經做好整合,企業將能在單一頁面,下載多個帳號的帳單或是比較帳號之間的流量,「大型企業用戶手上可能有上百個帳號,過往企業想看帳單時,就必須做切換的動作,而Atlas雲端管理平台則可以讓使用者快速地取得這些資訊。」
另外,在安全性方面,Atlas雲端管理平台目前已通過ISO 27017資訊安全標準驗證,而且能透過自動化設置及安全性報告,協助企業不斷加強雲端安全性,「Atlas雲端管理平台也提供了告警機制,例如企業因為金鑰失竊、被駭客入侵運用機器來挖礦,又或者因為錯誤設定,舉例來說AWS Lambda的計費方式是依據呼叫的次數,就曾有企業在改寫程式過程中不小心寫了一個迴圈,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呼叫幾百萬次,帳單因此爆增,針對這些異常情況,也會主動發出告警機制。」
三服務模式取決企業需求
Atlas雲端管理平台的導入非常簡單,一般來說,企業只要提供AWS帳號金鑰,只要一至兩天即可使用。平均來說,從監控到優化大約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期間,而不同企業環境的觀察期都不相同,例如,某傢俱業者大概觀察了兩季,快到第三季,才提出最合適建議。因為這個客戶在第一季流量就爆增兩倍以上,一直到第三季才慢慢平穩下來,「當然在這個案例中,雲端架構師也有發揮功用,協助企業從根源解決問題,大概花了一兩季的時間上線慢慢調整優化,而後成本才比較符合企業的預期,原本一個月的費用近2萬元美元,架構優化後,費用足足少了快一半。」
從上述案例也不難得知,同樣是依據AWS服務的使用量計費,Atlas雲端管理平台也能結合維運與技術支援服務,因此大致上可分為三種模式:對於AWS較有把握的大型企業可以選擇最基本的過帳功能,目的是為了開發票,進行帳務管理。而進階一點,就可以選擇技術服務,這時企業就能獲得最佳實踐建議,而且有雲端支援團隊的支持。最後,有些企業則會選擇全代管服務,企業只需要提供一個窗口,其他就交由伊雲谷代為維運即可,當然全代管服務的費用會比只選擇技術服務費用的百分比要來得高一些。
他提到,在沒有工具的輔助下,想要完成雲端成本管控其實挑戰很大。原因是,雲端計費模式非常複雜,有些是依據Request、有些是依據用量,有些服務是記憶體用量加運算時間加流量,如果沒有好的工具,IT團隊將會很辛苦。「機器可能還比較直覺一點,很多企業都對傳輸費用有疑問,以AWS為例,上傳資料雖然免費,但是下載資料就需要費用,可是下載又有分成資料是從AWS傳送到AWS,例如新加坡機房傳到東京機房,或是直接從機房讀取資料,或是企業跟CDN讀取資料等等,不同的方式傳輸的價錢都不同,需要研究並分別計算,如果有工具輔助,相對會比較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