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基礎架構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 AI 物聯網 區塊鏈

市佔及產品營收均呈二位數增長 超融合基礎架構日趨成熟競爭激烈

HCI穩站市場成長主力 技術架構雙進化應用大開

2019-08-06
毫無疑問,超融合基礎架構無論是在技術、產品還是市場應用,2019年均更臻成熟,就技術發展來看,超融合基礎架構也正進入到第二波的技術變革中,不僅更能輕鬆地支持關鍵任務,而且還能將公有雲與網路串接起來。另外,設計架構也出現許多「變化」型,運算節點與儲存節點分開提供了彈性擴展的靈活性。

 

過去五年,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迅速興起,並且在企業儲存領域中打開了一個新市場。軟體定義儲存的發展固然是驅動因素,但資料量快速增長、新興科技與破壞式創新帶來衝擊與變革,也加速了企業在現代化IT基礎架構的腳步,企業亟需在效能、靈活性、可用性以及成本之間找到平衡,而集結了運算、儲存、網路的HCI,無疑是企業最佳選項之一。根據IDC 2019年第一季全球融合系統市場追蹤(Worldwide Converged Systems Tracker)調查,超融合基礎架構總營收上看18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46.7%,幾乎每一家供應商在市佔率以及產品營收都有雙位數增長的亮眼表現。

根據IDC 2019年第一季全球融合系統市場追蹤(Worldwide Converged Systems Tracker)調查,對比去年同期,超融合基礎架構增長了46.7%,上看18億美元。(資料來源:IDC)

看好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發展,Gartner在去年(2018年)發表了兩次超融合基礎架構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也顯示出HCI的未來性不容小覷。事實上,在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近期發布的HCI市場調查中,更預估至2023年,全球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將以高達43%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愈來愈多的供應商投入HCI市場,也意謂著競爭日益激烈。去年2月Gartner發表的超融合基礎架構魔力象限報告中,羅列了12家國際級供應商,同年11月的調查報告中便新增至14家,比較大的變動是思科進入了領導象限,Red Hat、StorMagic、Maxta以及StarWind首度入選,而Stratoscale、HTBase則掉出魔力象限。

這份報告主要是聚焦在軟體評比,Gartner所羅列的業者只是HCI總體供應商的一小部份,另外還有不少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包含Fujitsu、Hitachi Vantara、Lenovo、NetApp等業者,以及台灣國產供應商,諸如雲達(QCT)、大兆科技(Bigtera)等等,均投入了相當資源經營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

值得留意的是,微軟在近期也推出Azure Stack HCI解決方案,雖然旨在加速協助企業佈局混合雲,將超融合基礎架構視為企業上雲的關鍵組件,但無可避免地,在HCI的市場上也造成一些衝擊與影響。

第二波技術演進

毫無疑問,超融合基礎架構無論是在技術、產品還是市場應用,2019年均更臻成熟,就技術發展來看,超融合基礎架構也正進入到第二波的技術變革中。由於各界對於HCI 2.0抱有不同的定義,因此本文便不採用HCI 2.0來稱之。例如DataCore認為混合式的超融合基礎架構是HCI 2.0的最新趨勢,亦即HCI可以連接到外部儲存,如此一來,企業便能享有超融合基礎架構同時也不會犧牲既有的SAN儲存設備。但也有專家認為HCI 2.0是HCI 1.0的加強版,可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同時降低IT成本與管理。例如過去企業可能必須在HCI內為不同的工作負載設定特定的環境,否則便會發生資源搶奪的現象,但下一代的HCI可能就沒有這個限制;又或者是協助企業加速遷移到雲端等等,都是HCI 2.0的範疇。

HCI市場競爭激烈,在Gartner發表的超融合基礎架構魔力象限報告中,不到一年的時間,供應商就從12家至14家。(資料來源:Gartner)

但總體來說,相較於HCI第一波的技術演進,例如2U、4節點的架構設計、只專注在桌面虛擬化(VDI)以及測試開發的有限應用等等,現今的超融合基礎架構不僅更能輕鬆地支援關鍵任務,而且還能將公有雲與網路串接起來。另外,設計架構也出現許多「變化型」,舉例而言,節點數從原先最少為3個節點數到只需要雙節點就可以部署;加入獨立的加速卡等等。也有愈來愈多的解決方案將運算節點與儲存節點分開,例如,繼NetApp在2017年中推出NetApp HCI,讓系統可以獨立擴充運算以及儲存資源後,今年,HPE也推出了Nimble dHCI,「d」代表著解構(disaggregated),藉由結合ProLiant伺服器與Nimble儲存陣列,提供儲存與運算獨立擴展的靈活性。

而在應用方面,隨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物聯網快速發展,HCI甚至還支援NVMe以及GPU,以便提供企業所需的洞察力來進行正確的決策,當然,也極有可能化身為智慧邊緣,承載近源端的工作負載,以因應邊緣應用的需求。企業青睞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優勢在於其可以突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具備可擴展性與效能要求,最重要的是能與私有雲或公有雲串接,滿足企業既要快速回應,但同時又能取得資料價值的要求。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解決方案供應商也正在強化DevOps與容器應用支援,包含Nutanix、NetApp都有相關方案,不管是進階功能提供,又或者是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企業,在技術支援的速度上也比以往快上許多,甚至整合備份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為二線儲存方案。可預見的是,超融合基礎架構正在演化,並且深入到垂直應用領域市場,走出更寬廣道路的意圖非常明確,而企業也將藉此受惠,體驗到HCI在業務服務多元應用所帶來的價值。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